院線片《逐夢大道》民權運動領袖的故事

文/吳孟樵 |2015.09.12
1544觀看次
字級
遊行活動裡,一名年輕男孩帶著媽媽與阿公閃入餐廳以躲避警察追打,他們拿起菜單假裝點菜,當下不免感嘆:「要吃漢堡,得到餐廳,還要看得懂菜單。黑人沒有學校。」一兩句話點出黑人的受教權也被犧牲了。圖/美昇國際影業提供
人人生而平等?這世界總有多處角落存在著各種形式的不公義,或是被漠視身而為人的權益。民主平權運動不是口號,而是辛酸苦楚的過程,甚至是血淚斑駁的歷史。 圖/美昇國際影業提供
人人生而平等?這世界總有多處角落存在著各種形式的不公義,或是被漠視身而為人的權益。民主平權運動不是口號,而是辛酸苦楚的過程,甚至是血淚斑駁的歷史。 圖/美昇國際影業提供
人人生而平等?這世界總有多處角落存在著各種形式的不公義,或是被漠視身而為人的權益。民主平權運動不是口號,而是辛酸苦楚的過程,甚至是血淚斑駁的歷史。 圖/美昇國際影業提供
人人生而平等?這世界總有多處角落存在著各種形式的不公義,或是被漠視身而為人的權益。民主平權運動不是口號,而是辛酸苦楚的過程,甚至是血淚斑駁的歷史。 圖/美昇國際影業提供

文/吳孟樵

圖/美昇國際影業提供

人人生而平等?這世界總有多處角落存在著各種形式的不公義,或是被漠視身而為人的權益。民主平權運動不是口號,而是辛酸苦楚的過程,甚至是血淚斑駁的歷史。

《逐夢大道》以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1929~1968)的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為主軸劇情,尤其是集中於一九六五年的請願遊行事件。一開場,時間來到一九六四年,他背誦著即將上台領諾貝爾和平獎的講稿。當他要繫上太太為他準備的領巾時,他覺得好奢華,太太強調這是領巾,而不是領帶。僅僅這一幕,就刻畫出馬丁.路德的個性——簡樸、為民眾設想。他說:「我不會留下金錢和精緻奢侈的遺產。堅定奉獻的一生將是我唯一的遺產」。

女導演阿娃.杜威內是非洲裔美國人,快速精準地進行影片的節奏,影片前幾分鐘內,已看到攻擊黑人的爆炸案使得四名女童死亡。女童天真愉快的談話還沒結束,一瞬間,房子傾圮,牆樓塌陷,抱著塑膠製娃娃的女童已受害。

於是,馬丁.路德與「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於一九六五年阿拉巴馬州賽爾瑪市進行非暴力遊行活動,與州長、當地警方發生衝突。在媒體報導下,多名黑人受害的影片打動許多當地或其他州的美國人,多名白人也參與黑人的遊行活動。不幸的是,某些支持黑人的白人遭到白人的攻擊,其一受害者是白人牧師。

眼見黑人不被白人社群接受,甚至在法律面前,該具有的投票權不被尊重,遭到惡意蓋上否決章而拿不到選票,馬丁.路德說,這等於是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遊行活動裡,一名年輕男孩帶著媽媽與阿公閃入餐廳以躲避警察追打,他們拿起菜單假裝點菜,當下不免感嘆:「要吃漢堡,得到餐廳,還要看得懂菜單。黑人沒有學校。」一兩句話點出黑人的受教權也被犧牲了。

橋是阻隔也是溝通

英文片名是《SELMA》,正是賽爾瑪市,美國近代史民權運動的知名城市。如同二○一三年發行的電影《關鍵目擊》的英文片名以甘迺迪遇刺後送醫的醫院名稱《PARKLAND》為主訴求點。

馬丁.路德堅持以非暴力進行訴願得到人們支持,也有反對他過於溫和的批評聲浪。賽爾瑪遊行隊伍兩度出現佩特斯(PETTUS)橋,細看銀幕的變化與意象,橋,是阻隔與關卡;之後是拓展與溝通。橋門是直、橫條狀線條,將人民的心願與天地的正氣連結。

他的堅持與理想,可從幾度與詹森總統的對話看出。詹森說:「你是個社會運動家,我是政治家。」再到詹森與阿拉巴馬州州長(提姆.羅斯飾演)的協談,更見政治與個人主觀意識的利害關係。

男性從事政治活動,女人呢?在這部影片裡,女導演顯然很強調馬丁.路德太太珂蕾塔對於馬丁.路德的支持力量。好幾場戲著墨於珂蕾塔現身於重要場合。美國調查局長胡佛所監控的情報鉅細靡遺,包括細察馬丁.路德的桃色事件,甚至藉機挑動他的家庭風波。珂蕾塔的情緒難免受到影響,她在夜間對馬丁.路德兩句細敏而簡短的問話,鞏固了他們彼此的愛。劇情也是有意讓此部分點到為止。影片的監製人之一歐普拉飾演積極參與民權的看護,每一場的演出都很樸實、也具有力道。

明星積極參與政治

幾名英國演員都很亮眼,如大衛.奧洛沃羅.歐洛沃飾演馬丁.路德;湯姆.威爾金森飾演詹森。詹森在甘迺迪遇刺後繼任美國總統,對於他自己的歷史評價,可從片中看到他的現實與自覺。

片尾的主題曲〈GLORY〉由非洲裔美國饒舌歌手凡夫俗子(他也參與此片的演出)與獲獎連連的非洲裔美國歌手約翰傳奇共同演唱,兩人同時以此曲獲得美國金球獎與奧斯卡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項。

布萊德.彼特也是此片的監製人之一,繼二○一三年監製發行的《自由之心》,再度關注黑人在美國的歷史,且都是以真實事件為拍片主題。他與喬治.庫隆尼都是較為積極參與政治的美國好萊塢影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