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份智庫報告指出,巴基斯坦可年產二十枚核彈頭,可能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擁有三百五十枚核彈頭,超越英國和法國,成為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全球第三大核武庫。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和史汀生研究中心二十七日發表「正常的核子巴基斯坦」報告指出,巴國努力並成功打造多樣化核武能力,做為可預見未來對抗印度威脅的必要威懾。
《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昨天引述《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指出,報告說,巴國有四座運轉中的鈽反應爐,印度僅一座;前者可年產二十枚核彈頭,後者約五枚。這使巴國可能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擁有三百五十枚核彈頭,超越英國和法國,成為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全球第三大核武庫。
報導引述報告說,巴國尋求被視為擁有核武的「正常」國家,「未來幾年,可用於快速製造低產量核裝置的大量高濃縮鈾儲備,可能令巴國優勢遽增」。而印度擁有製造高產量核武的大量鈽儲備,其中大部分用於製造國內所需的核能。
報導提到,伊斯蘭馬巴德未如新德里宣布「不率先使用核武」;巴國領導人也從不避諱提醒印度自己是核武國家。日前兩國國安顧問會談破局後,巴國總理夏立夫(Nawaz Sharif)的戰略與外交顧問阿濟茲(Sartaj Aziz)二十四日表示:「我們也是核武國家,我們知道如何自我防衛。」
印巴邊界交火 60死傷
報導說,據估計,巴、印分別有一百二十、一百枚核彈頭。巴國據報在胡斯哈布軍事設施興建第四座反應爐,以生產更多核武重要原料「鈽」;相關戰術性核武可用於巴、印發生邊界衝突時。
印度與巴基斯坦昨天早上傳出在邊境交火,至少十位平民身亡,至少五十人受傷。
巴基斯坦旁遮普邦錫亞爾科特市至少六死,印度管控的喀什米爾地區則有四人罹難。官員表示,至少五十人受傷。印巴國家安全官員周日原定在新德里開會,討論喀什米爾地區紛爭,會議在最後一刻取消。巴基斯坦官員表示,是印度軍方先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