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金鳳
以前年輕的時候,想法很單純,購物經常是感情勝過理智,很容易因為一時衝動就把東西買回家,然而,高價買回的東西並沒有發揮最高使用價值,而是冷放一邊,久而久之,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話說十多年前,因為同事們都在學做裁縫,加上媽媽以前也是裁縫師,所以,那時我就跟老公吵著要買一台裁縫車。老公說:「妳真的會用嗎?」我說會。就這樣,我們所費不貲地買了一台外相精美的裁縫車,家裡有了這台裁縫車,感覺我好像和居家賢慧畫上了等號。
裁縫車到我家報到之後,當時,家中陽台安裝新窗戶,剛好缺少窗簾,於是,就用裁縫車縫了窗簾,雖然縫工粗糙,但總算感覺到它的存在價值;不過,自從窗簾完工後,裁縫車就此束之高閣,不知不覺間被打入了冷宮。
後來,發現家裡的物品愈來愈多,就把這台「占地」的裁縫車搬到儲物櫃中儲放,這一放就是三、五年,沒拿出來用就愈不會用。
有一回,孩子衣服的縫線脫落,我想這點小小工程,應該可以修補,於是就把裁縫車搬出來,準備開工修補衣服。沒想到,一拿出來,所有機能都失去功效,卡卡地踩不動,懶得拿去修理,棄之又覺得可惜,因此又擺回櫃子裡。
後來,因為要搬家,才把它拿去回收,「深思熟慮才購物」是這個地雷品給我的最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