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佳作文選 日本原爆七十周年感言 上

(原刊登於香港《亞洲週刊》) |2015.08.19
1119觀看次
字級

日本原爆七十周年,應該是日本重新反省的開始。戰後美國將日本當作鷹犬,意圖阻止它反省戰爭罪惡。但最近日本五千名高中生遊行反對安倍政府的安保法案,代表了新世代的覺醒。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周年。二次大戰的結束可分成兩段﹕在歐洲戰場方面,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墨索里尼遇刺喪生,五月一日希特勒自殺死亡,五月二日盟軍占領柏林,五月七日德國宣告無條件投降,歐洲戰場結束。但在亞洲戰場方面,則是美國在八月六日於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八月九日又於長崎再投下第二枚原子彈,日本天皇遂於八月十五日發表停戰投降詔書,最後到了九月二日,日本向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米蘇里軍艦正式投降,所以九月二日被訂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子。

二戰乃是德意日等法西斯國家所發動的侵略戰爭,雙方死亡人數總計達三千五百萬至六千萬之間,其中軍人死亡最多的是俄國,達一千一百萬;而平民死亡最多的則是中國,高達二千二百萬人。德日是二戰這場侵略戰爭最大的加害者,中俄則是最大的受害者。

不過,意圖以戰爭加害別國的,通常都只會囂張得意一時,隨著戰局的擴大及消耗,形勢就會逆轉,最後加害者就會倒過來變成受害。就以歐洲戰場為例,一九四五年德國敗象已露,英美盟軍為了懲罰德國,遂於二月十三日深夜至十四日凌晨之際,派遣了八百架轟炸機對德東古城德勒斯登進行大轟炸,使得該城全燬,死亡人數高達十三萬五千,它所造成的毀滅並不會比廣島、長崎的原子彈少。

亞洲戰場方面,當時德國已降,日本註定必敗,但因日軍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偷襲珍珠港,美國恨之入骨,於是美軍在戰爭末期,對廣島、長崎擲下原子彈作為懲罰和報復。因此就核武攻擊而言,日本是人類的第一個受害者。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上午八時十五分,美軍在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中心的溫度達攝氏三千至四千度,方圓五百公尺內沒有活物得以倖存,廣島市九成區域全毀,當時整個廣島有三十五萬居民,當年即因原爆死亡十四萬人,後來加上逐年因為輻射癌症而死的,總死亡數達三十萬人,這是人類迄今單一投彈而死的最高紀錄。根據倖存者的口述,廣島原爆後,死人皆肚破腸流,燒成黑炭,整個廣島有如人間煉獄。廣島在侵華戰爭及以後的太平洋戰爭中,乃是日本的戰爭首都,也正因此,它才被選為第一個原子彈的投彈地點。

(原刊登於香港《亞洲週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