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僧有話要說》之〈我的自學過程〉 終生學習的真諦 文/慧讓法師 圖/人間社 |2015.08.02 語音朗讀 19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修行在言行中 雲水書車帶動兒童學習 《貧僧有話要說》之〈我的自學過程〉 終生學習的真諦 大師自學自修的成果 論語〈述而十九〉篇中,孔子曾對子路說起,當外界問起您的老師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時,可以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家師星雲大師一生沒有進過學校念書,也沒有小學畢業,但直到九十耄耋之年,仍從不間斷吸收新知。他每天請徒眾輪流讀書報雜誌,更歡喜地與人分享所學、所思、所想,堅持不懈的精神,讓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大師從小非常勤勞地做家務,揀拾廢棄物、狗屎、牛糞賣錢貼補家用。他體察到自己雖然不能像一般的兒童到學校念書,但需要學習做人,需要學習做事,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從不識字的母親學習認字;在不會教書的老師身上學習教書;自《精忠岳傳》體會到將「精忠報國」的理念用於生活之中,銘記「忠於工作、忠於承諾、忠於責任、忠於信仰」;從黃智海著作的《阿彌陀經白話解釋》,更增加修道的信心;忍受僧團無情無理的教育,將苦難、委屈視為當然。因此大師的自學經驗,都是從生活中落實佛陀所說的自覺教育,並已達到「無事不學、無處不學、無人不學以及無緣不學」的境界。 大師的自學經驗可說是六根並用,除了眼睛讀遍中外文學巨著,耳朵聽遍耆宿長老講述佛教歷史、佚事,身體禮拜觀音菩薩明白般若智慧,更藉由焦山佛學院每月刊物「我的園地」的自我抄寫、自我練習,奠定今日著作等身和能夠得心應手地應付多方文體的深厚根基。 漫長而成功的弘法歲月裡,大師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不管是在宜興鄉間的小學擔任校長、新竹青草湖教書、宜蘭填詞讓青年歌詠隊傳唱、應對各界參訪的開示與演講,甚至修訂和指導佛光山全世界各地工程建設等,他都是「做中學、學中做」的最佳典範。從這些自學的點點滴滴,都能看到大師那一份為佛教、為眾生的發心,也是驅使他持續前進的動力。 時至今日,大師依然大聲疾呼終生學習,更直言學而能用才是真學,進而提出「寺院就如學校,住持就是校長」的箴言。而他終生推動的人間佛教之精髓,就是學習「將人做好和開發自心」。誠如《佛光菜根譚》所言:真正的能源寶藏,不在山裡,不在海裡,在於自己的心裡;真正的佛法寶藏,不在經裡,不在口裡,在於自己的心裡。 前一篇文章 我的小小動物緣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歸真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