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僧有話要說》之〈我的自學過程〉 終生學習的真諦

文/慧讓法師 圖/人間社 |2015.08.02
1860觀看次
字級
修行在言行中
雲水書車帶動兒童學習
《貧僧有話要說》之〈我的自學過程〉 終生學習的真諦
大師自學自修的成果

論語〈述而十九〉篇中,孔子曾對子路說起,當外界問起您的老師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時,可以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家師星雲大師一生沒有進過學校念書,也沒有小學畢業,但直到九十耄耋之年,仍從不間斷吸收新知。他每天請徒眾輪流讀書報雜誌,更歡喜地與人分享所學、所思、所想,堅持不懈的精神,讓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大師從小非常勤勞地做家務,揀拾廢棄物、狗屎、牛糞賣錢貼補家用。他體察到自己雖然不能像一般的兒童到學校念書,但需要學習做人,需要學習做事,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從不識字的母親學習認字;在不會教書的老師身上學習教書;自《精忠岳傳》體會到將「精忠報國」的理念用於生活之中,銘記「忠於工作、忠於承諾、忠於責任、忠於信仰」;從黃智海著作的《阿彌陀經白話解釋》,更增加修道的信心;忍受僧團無情無理的教育,將苦難、委屈視為當然。因此大師的自學經驗,都是從生活中落實佛陀所說的自覺教育,並已達到「無事不學、無處不學、無人不學以及無緣不學」的境界。

大師的自學經驗可說是六根並用,除了眼睛讀遍中外文學巨著,耳朵聽遍耆宿長老講述佛教歷史、佚事,身體禮拜觀音菩薩明白般若智慧,更藉由焦山佛學院每月刊物「我的園地」的自我抄寫、自我練習,奠定今日著作等身和能夠得心應手地應付多方文體的深厚根基。

漫長而成功的弘法歲月裡,大師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不管是在宜興鄉間的小學擔任校長、新竹青草湖教書、宜蘭填詞讓青年歌詠隊傳唱、應對各界參訪的開示與演講,甚至修訂和指導佛光山全世界各地工程建設等,他都是「做中學、學中做」的最佳典範。從這些自學的點點滴滴,都能看到大師那一份為佛教、為眾生的發心,也是驅使他持續前進的動力。

時至今日,大師依然大聲疾呼終生學習,更直言學而能用才是真學,進而提出「寺院就如學校,住持就是校長」的箴言。而他終生推動的人間佛教之精髓,就是學習「將人做好和開發自心」。誠如《佛光菜根譚》所言:真正的能源寶藏,不在山裡,不在海裡,在於自己的心裡;真正的佛法寶藏,不在經裡,不在口裡,在於自己的心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