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參加TPP會後記者會的各國談判代表,由左至右分別為澳洲貿易部長羅布、汶萊外交事務暨貿易部常任秘書林玉輝、加拿大貿易部長法斯特。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美國夏威夷茂宜島召開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部長級會議,於當地時間七月三十一日閉幕,與會的十二個國家未能達成基本共識。有關醫藥品資料保護期和乳產品的磋商沒有取得成果,各國的立場仍存在分歧。被美國媒體批為歐巴馬任內的一大挫敗。
來自十二個太平洋盆地國家的貿易部長,自七月二十八日起就聚集夏威夷會商,希望融合北起日本南到智利、產值占全球百分之四十的龐大地區,消除大部分關稅、投資和貿易障礙,建立共同的出口、環保、勞工權益和解決紛爭標準,到頭來依舊功虧一簣。
下次會議可能11月才舉行
十二國的部長在會議後的聯合記者會上發表了聲明,表示取得了巨大進展,將繼續努力解決剩下的少數課題,尋找妥協的途經。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稱,美國有意在八月再次召開部長級會議。但部分報導指出下次會議將遲至十一月才能舉行,部分係因加拿大十月將舉行大選,且該國政府不願移除具政治敏感性的本國酪農業關稅保護措施,也是本次談判觸礁的主要癥結點之一。
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透露稱,各國確認將繼續密切磋商,但下次部長級會議的日程尚未確定。日本TPP擔當相甘利明期待各國能在下一輪會議上相互讓步,稱「我覺得如果再召開一次會議,所有問題都會塵埃落定」。
日美曾把此次會議定位為最後的部長級談判。會議未能達成共識,日美將不得不大幅調整談判戰略。
醫藥品中價格最高的生物技術新藥的相關資料保護,成為了談判的最大障礙。如果延長保護期,其他製藥公司將無法使用藥品研發時的臨床試驗資料,導致非專利藥的研發滯後。
澳部長:問題癥結在美加日墨
為了優先照顧本國大製藥商的利益,美國要求把保護期定為十二年;希望通過推廣非專利藥遏制醫療費上漲的澳洲等國,主張把保護期定為五年。雖然七或八年是個可行的妥協,但美國業者堅持一端,其他國家則悉數站在另一邊,沒有人願意讓步。
圍繞乳產品的市場開放問題,紐西蘭要求取消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則出於對進口品增加,將打擊本國乳產業的擔憂提出異議。雙方的對立未能消除。
日本在參加談判國全體會議的同時,還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了雙邊磋商。如果十二國談判達成共識,日本有意設定大米的免關稅進口配額,並大幅下調牛肉和豬肉的關稅。此次部長級會議無果而終,推遲了日本具體落實上述構想的時間。
澳洲貿易部長羅布說,問題的癥結在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墨西哥「四大」經濟體;他說:「很遺憾的是,百分之九十八的問題已經解決。」
另方面,日本和美國則努力想在汽車原產地規定上達成一致見解,他們對大部分的規範已有共識,但在涉及加拿大、墨西哥廠的部分則未能妥協;日本汽車廠的很多零件來自非TPP會員的泰國,若嚴加規範將使日本廠商現有的供應鏈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