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者切記「5要」護健康。圖為清晨在倫敦市中心運動的慢跑者。圖/路透
【本報台北訊】慢跑有加強心血管功能、肺功能等優點,近幾年在台灣蔚為風行。體育署提出「慢跑5要」,包括要熱身、要慎選場地等,提醒民眾避免運動傷害。
教育部體育署表示,不當慢跑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最常見的就是膝蓋疼痛,其次包括後腳跟肌腱炎、腳跟疼痛、腳掌痛及背部、髖關節等問題,而腳踝扭傷、鞋子太緊可能引起神經發炎、運動不當則會引發心絞痛等問題。
體育署提出「慢跑5要」:慢跑前要充分熱身,其次要選適合的慢跑鞋,鞋跟要有好的避震效果,鞋後部要能包覆踝關節,同時要慎選慢跑場地,避免在凹凸不平、水泥路、石子路慢跑,慢跑時要量力而為,最後要適當慢跑,如心臟疾病患者慢跑前最好先與醫師討論。
體育署也建議,民眾慢跑時,可選擇無縫線運動衣,減少皮膚與衣服間的摩擦;慢跑褲最好輕薄、通風、速乾,如穿著一般褲子慢跑,以膝上長度為佳;慢跑鞋以不磨擦腳部、不鬆脫、不過緊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