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園內動物消暑,台北市立動物園會噴霧並提供冰塊給動物降暑氣。圖為台灣獼猴正享用園方準備的水果冰。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近日氣溫頻頻飆破30℃,園內啟動廣場噴水池、噴霧系統來降低環境溫度,動物「冰工廠」也積極展開製冰計畫,讓動物能稍解暑意。
動物園說,為了適應夏日高溫,園內動物也發揮適應力,例如原本就分布在冷熱交替生態環境的動物,到了夏天通常會脫下厚重的冬毛,換上較輕便的夏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駱駝。不過原本長年棲息在高山偏乾冷環境的羊駝,保育員就得幫忙剪毛,讓牠們度過酷暑。
動物也各有一套散熱功夫,像黃魚鴞散熱會張嘴抖動喉嚨,非洲象站在噴泉下沖冷水澡,土撥鼠也躲在自己挖掘的「地下城堡」避開直射陽光;水牛自家院子有超大浴缸可以泡水,犀牛則會在泥水池中翻滾,藉由蒸發黏在身上泥漿的水分,調節體溫。
為了照顧搶不到樹蔭的動物,動物園裝設管線,在展場四周定時噴霧降溫。動物中央廚房也會空出一個冰櫃,製作動物專用冰塊,配合動物食性,提供水果冰、肉汁冰、鮮魚冰等消暑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