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暢銷書《數位銀行》(Digital Banking)作者史金納說,數位時代的金融服務價值,就是各項服務「必須即時、且幾近免費」,不即時、又要錢的服務,會失去市場,不轉型銀行也會失去競爭力。
史金納昨天就「數位金融3.0」大趨勢,在「數位金融3.0論壇」發表專題演講。史金納開門見山說,數位已是生活核心,每個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幾乎就是查看手機,而網路的利也讓金融服務改觀;數位金融3.0就是透過網路取得即時、幾近免費的金融服務。
史金納說,許多英、美銀行已在思考,金流「數位化」服務後,是否該降低交易成本或甚至免費,這才是銀行服務轉型的價值,亦即數位金融3.0年代,服務要即時和「幾近免錢」,才是王道。數位金融還有塊新市場、即P2P(個人網路借貸業務)。史金納說,十年後,P2P可能會發展成一兆美元的市場,在網路借錢大行其道後,銀行未來十年可能因此損失將近百分之十四的利潤。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金管會將深度研究是否開放P2P業務,但關鍵在台灣民眾是否成熟到「在網路被倒帳,摸摸鼻子,自行認賠」,若大家素養夠,就可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