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緒 奪直木獎

 |2015.07.17
1326觀看次
字級
王震緒昨榮獲日本直木獎;圖為他二○○九年獲大藪春彥獎資料照。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旅居日本的四十七歲台籍作家王震緒昨天以小說《流》獲得日本「直木獎」,成為繼邱永漢、陳舜臣後,第三位獲得這項日本文學大獎的台裔作家。他表示,「我一輩子都覺得自己在漂流,寫作就是我的浮木;因為漂流的感覺揮之不去,推著我一直寫下去。」

「直木獎」是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與「芥川獎」是日本文壇兩大獎項。王震緒獲獎後,大呼不可思議。文化部駐日台灣文化中心主任朱文清昨攜文化部長洪孟啟拍發的賀電,讚揚他為台灣爭光。

王震緒是旅日學者王孝廉之子。他一九六八年生於台北,五歲隨父移居日本福岡,九歲曾短暫返台念台北南門國小,不到一年便返日。王震緒迄今仍持中華民國護照。

筆名東山彰良 取自山東彰化

王震緒筆名「東山彰良」,可以讀出其家族「漂流」的足跡。「東山」是王震緒祖籍「山東」的倒寫,「彰」則是紀念其父曾就讀與執教的彰化中學,王震緒童年也曾在母親的故鄉彰化被祖母帶大。

《流》的內容是透過一名十七歲少年葉秋生描述祖父、父親的故事。第一章「偉大的總統與祖父之死」,描寫一九七五年祖父遭人殺害,葉秋生開始搜尋犯人,故事牽扯到國共內戰歷史。

王震緒表示,《流》的故事大半是真實的,原本他從父親口中聽到有關祖父的故事時,他有意寫成小說,但沒把握自己有足夠的功力撰寫,後來經過一番構思,他以父親為小說中的主角撰寫,愈寫愈欲罷不能,匯集成書。

日本媒體、書評家相當推崇,有書評大讚《流》是世界文學級的小說,描述大時代波瀾壯闊的故事。有書評說,撰寫功力一流、很能呈現台灣。

生於台灣長於日本 寫作尋根

「我出生於台灣,成長於日本,到哪裡都是外人。」王震緒說,他在台灣被認為是日本人,到日本被認為是中國人,大學畢業後到大陸研究中國經濟史被當成「台胞」。

「我經常感覺難以定位自己的存在,雖然在台日都有家,總感覺哪邊都不是我的容身處。」王震緒說,他十多年前就立志寫一部家族漂泊命運的小說,用寫作抓住自己的根,但因「筆力不夠」,累積了十年才出手,也就是去年動筆的《流》。

「這是我提筆以來,創作過程最快樂的一部小說。」王震緒表示:「不管銷售成績和文學評價,都是我寫作生涯的高峰」。這次勇奪直木大獎,更讓他大呼不可思議。

他說:「我一輩子都在漂流,小說主角也多半設定和我有相同感受。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有不被接納的感覺,希望我的故事傳達至那些人心裡。」王震緒透露,下一部小說已完成,是一部描繪未來文明毀滅的科幻小說。

王震緒小檔案

1968年生於台北,5歲移民日本福岡。曾任福岡警局中文口譯,目前於福岡多所大學兼任講師教授中文著作。

2003年以逃獄小說《逃亡方法》出道,著有《走上野蠻》、《漂泊》等十多本推理小說。

得獎:2015年《流》獲第153屆直木獎、2009年《路旁》獲第11屆大藪春彥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