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故事》 小花生做出大生意

郭崇元 |2007.03.03
186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崇元

青島銳宗集團旗下有食品加工、包裝、建築等八家公司,但董事長張新政最「疼」的,就是花生加工廠,因花生讓他打下大陸創業的基礎。

一九九二年,正在美國哈佛大學念書的張新政被父親招到大陸投資,山東的農產品資源非常豐富,從吃的小麥到穿的棉花,從各種水果到各種蔬菜,應有盡有。特別是山東出產的花生,在國際市場特別受歡迎。

當張新政瞭解到,花生有益於人體心腦血管健康,能夠改善微血管迴圈,避免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多吃花生及花生製品還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病危險等功效後,投資一百萬美元在青島萊西開辦了銳盛食品加工廠。

第一批經過挑選和烘培的花生很快出爐了,可是聯繫了很多經銷商,他們都婉言謝絕了張新政。

難道是花生有什麼問題嗎?「經多方打聽,我才瞭解到,要生產出口的花生製品,不但花生的質量必須過關,就連每顆花生的大小和重量都有嚴格的要求,而海外經銷商和生產商一般不會把生產的標準和流程輕易告訴不熟悉的生產廠家。」他說。

張新政帶著僅有的二萬元現金,和一箱花生南下廣州參加廣交會。那時候,中國大陸對農產品出口實行配額制度,張新政並不知道這個情況,所以當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周圍都是外貿進出口公司的展棚時,心裡更沒有底了。就在心灰意冷的時候,一家馬來西亞食品代理商一邊看他的花生,一邊跟他聊天,當他得知張新政的企業設在青島時,就想到青島去看看。

同樣是來自家族企業,相同的背景,相似的生活經歷,讓兩位年輕人很快就熟絡起來,張新政熱情地邀請他到青島做客,而且跟他說,不管生意能不能做成,都沒有關係。「我的誠懇打動了馬來西亞的客商,那位商人立刻決定向他訂購一批花生。經過馬來西亞客商的介紹,先後有韓國、日本等的客商向他訂貨。」

為了提高檢測花生質量的水平和效率,他投入二百多萬元人民幣,進口了一套先進的自動檢測儀器。每年出口的花生和花生製品就近六萬噸,出口量排名大陸花生出口廠家前三位。到二○○

五年年底,僅花生和花生製品一項,收入就超過三億元人民幣。

廠區內最顯眼的就是旗杆,每天早晨,集團屬下的各個工廠,都要舉行升旗儀式,這時候,張新政的父親│張銳宗在現場主持,元旦時,老先生還要特地到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

張銳宗在台灣從賣包子、賣饅頭做起,進而發展成為畜牧養殖、食品加工集團,接棒的張新政不但開發了薯片、蘋果片,還利用山東的特色農產品開發了低溫油炸胡蘿蔔片、低溫油炸青豆等休閒食品,這些產品一上市,就受到包括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歡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