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晴之語
前些時候,我和畢業多年的小學同學們聊天,同學小志說他媽媽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了,還每天早上在市場附近和弟弟一起推著餐車,出去賣包子饅頭。看到媽媽年紀都那麼大了,還如此辛苦,心裡真是過意不去,孝順的小志只要一有空就會回去幫忙。
上星期天,我從市場經過,看到小志媽媽,馬上向她買了幾個饅頭回家。小志媽媽真是厲害,她做的手工饅頭充滿濃濃的麥香,芋頭饅頭裡的芋頭還是熬煮攪拌多時才製作出來;素包子則是用手工剁碎多種豆製類食材,加入香菇碎末和香菜,再撒上一點北方家鄉味的胡椒粉,最後送入蒸籠等待炊熟。不僅做工繁複,每個細節也絲毫不馬虎,最重要的是便宜又好吃,美味又健康,吃過之後,總令人回味無窮。
我靈機一動,何不把這麼用心製作出來的食物分享給育幼院的孩子們呢?如此一來,還可以幫忙小志媽媽多增加一點收入,於是我拿起電話,先請問育幼院有沒有需要?會不會造成他們的麻煩?沒想到,接電話的老師非常高興地回答我:「孩子們喜歡吃包子,可以請您提供五十個給我們嗎?非常感謝。」沒想到,我就這麼搭起兩邊的橋梁。
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我深深體會到:原來幫助他人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只要我們知道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並大方伸出雙手幫助他們,就可以讓對方感到溫暖。然而,在這個小小助人的過程之中,得到最大快樂的其實就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