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銘以父親水族箱內的鯉魚為創作對象。
圖/台灣身障藝術發展協會
【本報台北訊】二十歲的大男孩葉銘,重度自閉症,無法言語,唯一能讓他安靜下來就是畫畫,滿屋子的畫作曾被父親認為是「亂畫」、「占位子」。直到五年前的一天,媽媽接受醫院職能治療師建議,偷偷地將他的畫送到「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參加年度作品比賽,評審驚為天人,如今不但常辦個展,畫作更被多家畫廊老闆排隊等著買。
成立六年多的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以從事身障藝術經紀媒合為核心業務,今年也將參加在義大利舉行的社會企業全球論壇。協會理事長陳翠華帶去的「伴手禮」,正是葉銘的兩個畫作《綠髮小丑》、《鯉魚》,分別製成畫卡及筆記本。
陳翠華說,葉銘在這兩個作品中呈現既強烈又豐富的色彩,具有國際水準,此行她期待可以與其他國家社企交流,找出讓藝術作品與市場更有力結合的模式。
陳翠華說,「協會一開始就決定不販賣同情,因為這樣路走不久」,更因為很多身障者的藝術才華常因外在不便被忽略,一旦綻放,特別亮眼。
多年來協會已為二、三十位身障者辦過展覽,當中有視障者、聽障及及自閉症患者,其中有人的作品還被媒體買去做全版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