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閒來愛讀《水滸》,發現梁山泊盛產好漢,也盛產詩翁。
梁山頭號詩翁當屬宋江,他共寫了九篇詩詞,在草莽英雄堆的梁山泊裡,絕對是鶴立雞群。第三十九回宋江寫了一詞一詩,詞乃〈西江月〉,「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詩乃一首七絕:「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這一詞一詩寫得很有些氣魄,可惜它們沒給宋江帶來詩人的桂冠,卻招來了牢獄之災。黃文炳參透了宋江的心思,宋江被問成死罪,眾路好漢劫法場,真個「血染潯陽江口」了。
第七十一回宋江寫了闋〈滿江紅〉,七十二回又寫了闋〈念奴嬌〉,兩首詞水平也不低。除詩詞外,有一首兒歌「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也很可能是宋江的手筆。
浪子燕青是梁山泊二號詩翁,他寫有兩詞一詩。
兩闋詞乃第八十一回見徽宗時唱的,詞意和時機皆頗具匠心,〈漁家傲〉婉約流暢,一下勾住了徽宗的心;〈減字木蘭花〉走悲情路線,哭訴梁山的遭遇,博徽宗的好奇心和同情心。燕青詩詞公關收奇效,為梁山招安奠定了基礎;第一一九回燕青給宋江辭別信後面,寫了首小詩:「雁序分飛自可驚,納還官誥不求榮。身邊自有君王赦,灑脫風塵過此生。」足見燕青對詩詞的理解和應用堪稱出神入化矣。
燕青的主人盧俊義也寫過兩首詩,一首是去梁山緝盜,屬打油詩,一首是發配沙門島,寫得纏綿悱惻,「自是斷腸聽不得,非干吹出斷腸聲」,此兩句也堪稱絕唱了;而吳用寫了一首藏頭詩陷害盧俊義,切合智多星私塾先生的水平。
林沖第十一回雪夜上梁山時,在朱貴酒店題詩:「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此詩和宋江的反詩很像,讀來更令人感慨。
魯智深坐化,口頌一偈語。偈語是佛家唱誦詞,也算詩歌。包含了獨特人生體悟,值得回味。
史進和穆弘在東京樊樓合作了一首七絕,頗有意味:「浩氣沖天貫斗牛,英雄事業未曾酬。手提三尺龍泉劍,不斬奸邪誓不休!」兩位大才,算梁山詩翁裡的豪放派了。
《水滸》中還有多首山歌,作者有白勝、三阮、張橫等。山歌粗鄙,卻抒真情。最令人驚豔的是白勝黃泥崗唱的那首「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歌中有比喻,對比誇張,可說稱冠全書。看來真是詩在民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