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土耳其七日舉行國會大選,是逾十年來選情最緊繃的一次,選舉結果會決定土國會維持現行民主體制,還是轉型成總統制。在經濟成長下滑且貨幣貶值之際,現任總統厄多岡的執政權受到重大考驗。
土耳其八十一省從當地七日早上八時開始投票至下午六時止,合格選民計五千三百七十萬人,要選出五百五十席議員,選舉結果晚間揭曉,但新國會的組成輪廓可能不會立即明朗化。
這次選舉不只選國會議員,也被視為對厄多岡要求改造土國政治體制、擴大總統權限的公民投票。執政的正義發展黨(AKP)必須拿下至少三百三十席才能制定新憲法並交付公投;若要組成一黨政府,AKP需取得二百七十六席。
厄多岡希望將內閣制改為總統制,賦予總統更大權力。他宣稱有必要實施總統制,才能加速決策過程,協助土耳其在二○二三年之前躋身全球十大經濟體。批評者則認為,厄多岡獨裁傾向日益明顯,會傷害土耳其的經濟與外交關係。
中東與北非政治分析家史金納說,這次投票將決定「厄多岡鞏固權力和削弱查核制度的計畫會加速、停止還是逆轉」,「這場選舉是在獨裁主義體制與議會民主體制之間做選擇」。
民調顯示,AKP可能在國會選舉中取得最多席次,但若反厄多岡旗幟鮮明、親庫德族的在野小黨人民民主黨(HDP)得票數跨越百分之十門檻,進入國會,將阻撓厄多岡實現擴權計畫。而最大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集中火力抨擊政府處理經濟不當,也可能引起選民的共鳴。
土耳其過去十年來平均成長率達百分之五,但如今成長動能漸失,失業率升至五年來最高。貨幣里拉今年來對美元貶值百分之十三。政府與央行官員齟齬不斷,也令投資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