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 鏡頭下的人文風貌 百味台灣 文╱王苗 《旅讀中國》雜誌發行人 |2015.05.31 語音朗讀 17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嘉義.阿里山小火車。 圖/王曉岩 新竹湖口老街.雜貨店。 圖/邵華 台東.布農族射耳祭,吹泡泡的女孩。 圖/張風 南投‧賣香蕉的攤子。 圖/錢捍 摘自《百味台灣》城市意象攝影集,澤宇文化出版,共分:山海靈韻、百工揮汗、庶民吐息、欣力繽紛等七卷。 新竹新埔‧興盛打鐵店。 圖/郭敬文 新台中‧九天陣頭,繪製臉譜。圖/朱建輝 本書的誕生,緣起於我們從2002年開始舉辦的「兩岸攝影家合拍中華大地24小時」系列活動。此活動設立之初,乃是希望號召中台港澳兩岸四地共數十位攝影家,齊聚於特定地點,藉由不同背景、不同年歲、不同別派的攝影家之眼,捕捉該地24小時內的各種人文生活,從多元觀點裡,留下該地最深刻的神髓。 2002年合拍活動的第一回,就選定了當時開放兩岸交流已屆15年的台灣。兩岸攝影家初次聚首,對岸的攝影家因為陌生與新奇,致令玻璃櫥窗裡的檳榔西施、馬路上的機車大潮、西門町的前衛少年……,都一一成為鏡頭下連綴的驚喜與趣味。 去年,團隊再度將鏡頭轉回台灣,當初出發的起點。這一回,我們邀請兩岸四地25位攝影名家,分別前往台灣13個縣市,記錄當地的人文生活百態;這一回,理解取代了隔閡、人情取代了好奇,攝影家們漫遊各地,在采獵影像的過程中,不時與當地居民交上朋友,因此得到各種意料之外的「私家景點」,諸如「921震災」後重建的小學、破曉前人聲鼎沸的魚市場、繁鬧似台灣嘉年華的迎神繞境現場……在與拍攝對象的緊密連結裡,留下島嶼生活的吉光片羽。 最後,我們有了這本《百味台灣》,這其中收錄的兩百多幀照片,映照的不只是光鮮的笑語、更有島嶼上的住民為生活奮鬥的汗水、從傷痛中復原的堅強、因感恩而反思的甜美、還有從創造中湧現的繽紛希望……人情百味、生活百態,都在他們的鏡頭下顯影留痕。對不熟悉台灣的人來說,本書提供了一個不「標準」、但很真誠的路徑,可以在美景掩映中漸次認識這塊土地;對熟悉台灣的人來說,本書也提供了一個別樣的視角,讓人重新審視過去與現在所擁有的點點滴滴。在此也敬邀各位讀者,與我們一同翻開書頁,細細品味在兩岸攝影家鏡頭下的台灣。 山海靈韻 山上的祖靈說,再也沒有什麼, 比破曉的嵐霧更聖潔; 海邊的祖靈說,再也沒有什麼, 能動搖火山岩的沉穩堅毅, 讓天地那一抹靈犀, 化作賞不盡的人間起伏, 流入手中香杯純淨清澈…… 欣力繽紛 讓百年的手藝,再琢磨湛亮; 讓新生的希望,躍上孩子的面龐; 愛一座島嶼,釀一壺情長, 最甜美的,是那些共享的時光。 古屋恬韻 昔日風華已矣, 典雅磚石猶在, 壘壘一如最初的盟誓; 任他時事如何移易, 生活依舊要有滋有味。 庶民吐息 你說這個地方, 貓也隨興,狗也隨興; 我說這個地方, 寬容接納,真誠無避; 該如何是好呢?你說這個地方。 百工揮汗 齒輪磨濺火花,燦若漫天星雨; 誰也說不清,那滴落的汗粒裡蘊藏多少苦鹹, 在千錘百鍊中,默默撐起島嶼半邊天。 香煙薰陶 家將執起金戈, 伶人塗抹紅妝。 人間熱鬧鑼鼓, 乘載多少美好祝願? 裊裊香火點染異色紛呈, 是最在地的人類學想像。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哲思】一日一龜一學校【光影魔術師】六十石山 金針花開滿山坡【手機開麥拉】影子是最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