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二○一五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進步兩名到第十一名。圖為台北一○一。圖/高彬原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二十七日公布二○一五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從去年的十三名進步到第十一名,重登亞洲第三。四大領域中,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都有進步,基礎建設小幅滑落。
洛桑管理學院世界競爭力中心公布二○一五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在六十一個受評國家中,台灣總體排名進步兩位,排全球第十一名,回到二○一三年水準,在亞洲僅次於排名第二的香港與第三名的新加坡。
台灣在四大領域中,政府效能排名全球第九,較去年進步三名;經濟表現從第十四上升到第十一;企業效能從第十七上揚至第十四位;基礎建設則從十七名下滑至第十八。
經濟部長鄧振中昨天表示,「能進步很欣慰」,尤其是政府效能在四大類表現最佳,近期政府在透明化與公眾參與的進步大,都是加分項目。
鄧振中指出,台灣經濟成長率在亞洲已開發國家中是滿不錯的,國內經濟成長、物價、就業表現也好;不過最近主計總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三點二八,的確需要警惕。值得注意的是,國發會昨天公布四月景氣對策信號轉呈藍燈,是近三年來首次出現藍燈。
至於基礎建設排名下滑,鄧振中認為建設不只看硬體,也要看軟體的投資,未來在研發部分應多投注心力。他表示,整體來說能夠進步是好消息。
美國蟬聯第1
根據這項排名,美國蟬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家,經濟表現、基礎建設都高居第一,但政府效能大幅落後,僅排在全球第二十三。
香港和新加坡名列第二、三,去年第二的瑞士下滑至第四。第五到十名依序是加拿大、盧森堡、挪威、丹麥、瑞典與德國。巴西、南非、墨西哥、印度等大型新興經濟體的表現仍不理想,分別排名第五十六、五十二、三十九與四十四。
亞洲部分,去年超越台灣的馬來西亞今年滑落至第十四,台灣重回亞洲競爭力第三名。日本從二十一名跌到第二十七,泰國小跌一個名次到第三十。中國大陸從去年的第二十三小幅爬升到第二十二,南韓從第二十六升至第二十五名,菲律賓也上升一個名次至第四十一名。
台灣在細項方面,財政政策維持在去年的第四名高位;中小企業發展、高科技出口、高等教育水準、人均研發等都有不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