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人物》照顧貧童 退伍老兵新任務

 |2007.02.25
38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燈立瑞芳報導】火車過了台北縣瑞芳鎮侯硐後,隨即而來的第一個長隧道三貂隧道,是退伍老兵裴光祥年輕時戍守北迴線的任務之一;退伍後,定居在當地牡丹村,他一生行善,深受居民好評。

裴光祥從上士退伍後,蟄居於台北縣雙溪鄉牡丹的礦業聚落;由於該地區經濟較落後,因此裴光祥在當地工作後,經常協助無依貧童,而這些貧童已長大成人,並有一番發展。

八十三歲的裴光祥常幫助鄉里、扶助無依家庭或貧童,成為當年受助童口中的裴叔、裴爸。受助者之一的小恩(化名)表示,在侯硐礦區出生不久後,親生父母將她賣到隔鄉的牡丹村;由於當年養父母忙碌,並未悉心照顧,致使她在村中呈半流浪狀態。後來裴光祥得知,心生不捨,進而養育小恩,並提供她一切就學費用至成年。

裴光祥表示,自己並未成家,就把別人孩子當成自己孩子,能做多少算多少。他說,雖然在過程中受到村人誤解,但裴光祥說,在鄉下的孩子,那個不窮,甚至有些家庭因煤礦災變而讓孩子頓失依靠,這些都需要被照顧;只要是出自真誠關懷,孩子都會理解。他說,如今自己是八十三歲老人,沒辦法再照顧孩子了。

與裴光祥多年鄰居的曹女士說,裴光祥很有愛心,他不只義助貧童,更關懷牡丹地區流浪狗;她說,如果有流浪狗跑到他住處,他會主動餵食。他的仁慈心懷,確實不可多得。

當時國民政府南退後,裴光祥離開中國湖北省松茲縣富家村,一九四九年輾轉隨國軍來台,從高雄港口下船後隨軍北上至台南定居;由於舉目無親,前半生投入軍旅,最後在台北縣三貂隧道警衛連退役。

如今他年事已高,住在基隆市暖暖的博愛之家;春節期間,當年的受助童紛紛前往探視,讓這位從軍大半輩子的老人,內心感到溫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