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長達九天的春節長假,休得許多人的骨頭都快散了,開春後第一個上班日又逢藍色星期一,單單想到「收假症候群」就讓人坐立難安。
收假症候群已算是現代社會的一種通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蔡尚穎表示,人類向來都是依循社會節奏過活,一周工作五、六天,休息一至兩天後,再重新來過,依次循環。因此,只要一周休息三天以上,就有可能打亂這個節奏。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認為,出現收假症候群的患者,通常有幾個相當明顯的症狀:首先他們會覺得無精打采,凡事都提不起勁,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做事效率當然大打折扣;接下來,他們的挫折感會明顯增加,並質疑為何要來上班。
楊聰財提醒上班族,可選在收假前一天來個「收心操」。想辦法讓自己回到放假前的生活狀態,回復清淡飲食,且要早點上床。
首日上班,可以稍稍放慢腳步,不要排太多公事,頂多只安排大約平常一半的工作量,再逐漸調回原來的工作節奏。
台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朱玉如認為,健走是收心操的不錯選擇。健走可在短短半小時內充分運用到全身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