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的真義 文/心保和尚 |2015.05.03 語音朗讀 71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解脫者,無拘無礙,不受苦惱,自由自在之意。一切眾生的心,本來是解脫的,因心生分別執著,妄自迷倒,受諸纏縛。若能一念反妄歸真,了縛無縛,則與諸佛如來同一解脫,無有差別。圖/人間社 心保和尚圖/人間社 解脫者,無拘無礙,不受苦惱,自由自在之意。一切眾生的心,本來是解脫的,因心生分別執著,妄自迷倒,受諸纏縛。若能一念反妄歸真,了縛無縛,則與諸佛如來同一解脫,無有差別。圖/人間社 文/心保和尚 圖/人間社 解脫者,無拘無礙,不受苦惱,自由自在之意。一切眾生的心,本來是解脫的,因心生分別執著,妄自迷倒,受諸纏縛。若能一念反妄歸真,了縛無縛,則與諸佛如來同一解脫,無有差別。 在《雜阿含經》中談到:「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中論》云:「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金剛經》云:「應無所住、不入色聲香味觸法。」這裡所說的不受因緣、知足、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得、乃至不可得、不住不入,說明跟解脫有直接的關連。 《圓覺經》言:「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金剛經》有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般若心經》一開始說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六祖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很明顯解脫跟知幻離幻也有直接的關係。 禪宗四祖道信問三祖僧璨云:「如何解脫自在?」僧璨反問:「誰縛汝?」這話可說一語道破千古疑團。普天之下最能繫縛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觀念想法。當我們執著於金錢時,金錢就箝制我們的心志;當我們執著於權位時,權位就套牢我們的胸襟。自古以來,能從名枷利鎖裡解脫自在的,又有幾人? 所以三祖僧璨禪師的〈信心銘〉中說到:「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在星雲大師〈談禪者的自在解脫〉一文中,說到在生活中如何能夠自在解脫的方法,如下: 一、在受苦的時候,感到快樂: 一般人在世間,都會有生老病死的苦、愛別瞋恚的苦,或者是大自然、社會加之給我們身體或人格上的痛苦;但是一個真正的禪者,他的看法和修養,就不是一般人的模樣。 飛錫禪師把生死當作遊戲,普化禪師以遊四門與人開玩笑的方式告別人間,德普禪師令弟子辦齋祭祀,在享罷祭祀之後怡然長辭。生死是最苦的事,禪者在最苦的事上能夠嬉戲作樂,這不是禪心的力量是什麼? 二、在委屈的時候,覺得公平: 人在遭受冤枉委屈的時候,都會感到痛不欲生,但是禪者被冤枉、受了委屈,都是心平氣和。憨山大師被誤會挪用國庫的公款整修寺院,因此放逐邊疆,他神色自若向師友告假,宛然要到遠方旅行。神秀大師本來已是五祖弘忍的首座,但半路殺出六祖惠能,但他仍然歡喜承擔,如果不是在禪修的過程中得到平等心,怎會如此豁達呢? 三、在忙碌的時候,仍然安閒: 過去的禪者,並不是每天只圖安然,不做事情。一個禪者,能忙能閒,甚至在閒中能忙,忙中能閒。真正的禪者,禪堂裡一坐數小時,下坐以後,田裡的春耕秋收,一樣的晨昏作息。有的禪者悟道以後,仍然討單典座(申請常住寺院,管理寺中雜物),有的請求服務耘田,像臨濟栽松、雲門擔米、仰山牧牛、趙州掃地、雲岩作鞋、丹霞除草,他們把忙閒打成一片,所以生活一切皆是禪。 四、在受責的時候,知道慈悲: 臨濟義玄禪師在黃檗禪師座下參學三年,前後請問三次,三次都挨了打。後來到江西請謁大愚禪師,經大愚指點:黃檗禪師對你是老婆心切(苦口婆心),他是大慈大悲啊!臨濟一聽,如打破虛空、撥雲見日一般,廓然大悟。一般人受到責備,就會心生懷恨,但是禪師們反而感謝師長的慈悲教導,才能在禪門更上一層樓。 解脫是要解行並重的,除了要有解脫的正知正見、深思熟慮的智慧外,能行之於日常生活中,才是解脫的真義。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生命智覺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晨齋語錄】覺悟【晨齋語錄】淨蓮與汙泥【晨齋語錄】解脫的真義【晨齋語錄】 放下對立二邊【雲居晨悟】聰明【佛光山開山長老口述歷史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