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食安謠言 農委會e網提正解

 |2015.05.01
92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為了遏阻網路謠言,農委會在官方網站首頁成立「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為民眾破除各項網路謠言。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農委會除讓專家在網路破除各項農產品謠言,未來不排除有更積極作為,要和經濟犯罪打擊中心、NCC合作,主動揪出散布謠言的人,保障產業不受到惡意攻擊。

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潘國才表示,「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結合所屬機關、各地試驗改良場所共上百位博士為民眾解惑,目前網站蒐集一百一十五提網路常見的各項農產謠傳,日前還開過多次會議,讓專家確認正確的答案與知識。

除收集澄清各種網路謠言,民眾如有其他疑問,也可以利用專區上「我有話要說」功能詢問,最慢七個工作天,就可收到該領域專家的回覆。

目前專區內收集的各項農漁牧產品網路謠言和疑問包羅萬象,包括「活蝦品質比冷凍蝦好?」、「文蛤、牡蠣偶爾可見綠色內臟,是否與含銅量過高的『綠牡蠣』類似?」、「坊間流傳吳郭魚是吃豬糞長大的」,還有人擔心牛奶、炸雞、烤吐司不能吃,專區上都由專家作出正確解答。

陳保基表示,昨天上線的「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把近年來各種農糧、漁產、畜產等謠言,由專家為民眾正確解答,專區也開放一般民眾可以在網路上發問;未來也打算進一步追查謠言的源頭,並進一步與NCC和經濟犯罪打擊中心合作。

另衛福部食藥署也已成立「食藥闢謠專區」,有問題的民眾可透過部長或署長信箱提問,食藥署也會定期搜尋網路論壇、臉書、LINE等,只要發覺不實網路謠言,就會找專家回應。

食藥署的專區就曾對「據傳歐洲禁用芥花油」,專家回覆目前供食用的芥花籽油,是經改良的十字花科油菜種子經精煉、脫色、脫臭而成,無科學證據認為對人體有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