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了遏阻網路謠言,農委會在官方網站首頁成立「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為民眾破除各項網路謠言。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農委會除讓專家在網路破除各項農產品謠言,未來不排除有更積極作為,要和經濟犯罪打擊中心、NCC合作,主動揪出散布謠言的人,保障產業不受到惡意攻擊。
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潘國才表示,「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結合所屬機關、各地試驗改良場所共上百位博士為民眾解惑,目前網站蒐集一百一十五提網路常見的各項農產謠傳,日前還開過多次會議,讓專家確認正確的答案與知識。
除收集澄清各種網路謠言,民眾如有其他疑問,也可以利用專區上「我有話要說」功能詢問,最慢七個工作天,就可收到該領域專家的回覆。
目前專區內收集的各項農漁牧產品網路謠言和疑問包羅萬象,包括「活蝦品質比冷凍蝦好?」、「文蛤、牡蠣偶爾可見綠色內臟,是否與含銅量過高的『綠牡蠣』類似?」、「坊間流傳吳郭魚是吃豬糞長大的」,還有人擔心牛奶、炸雞、烤吐司不能吃,專區上都由專家作出正確解答。
陳保基表示,昨天上線的「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把近年來各種農糧、漁產、畜產等謠言,由專家為民眾正確解答,專區也開放一般民眾可以在網路上發問;未來也打算進一步追查謠言的源頭,並進一步與NCC和經濟犯罪打擊中心合作。
另衛福部食藥署也已成立「食藥闢謠專區」,有問題的民眾可透過部長或署長信箱提問,食藥署也會定期搜尋網路論壇、臉書、LINE等,只要發覺不實網路謠言,就會找專家回應。
食藥署的專區就曾對「據傳歐洲禁用芥花油」,專家回覆目前供食用的芥花籽油,是經改良的十字花科油菜種子經精煉、脫色、脫臭而成,無科學證據認為對人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