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研究團隊,今天發表治療惡性腦瘤的新技術,利用超音波鬆弛腦血管,讓化療藥物更易吸收,可大幅增加療效5倍到10倍,經動物實驗證實,可有效讓腦瘤縮小、增加存活率,將向衛福部申請人體試驗,未來可應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癲癇症等其他腦部疾病。
教育部今天舉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新創事業成果發表會,長庚大學發表聚焦式超音波腦部藥物釋放技術。長庚電機系教授劉浩澧指出,傳統治療惡性腦瘤,都是先開刀,割掉腫瘤,再進行化療,但病人一旦復發,因身體虛弱,通常無法再開刀或化療,壽命只剩半年到1年。
劉浩澧說,長庚大學、醫院研究團隊,自10年開始研發這項新技術,利用超音波,讓腦部血管放鬆,連帶使得化療藥物更能滲透到腦瘤患部,可大幅增加療效、更能抑制腫瘤生長。另一方面,針對化療副作用很嚴重的患者,則可減少化療藥劑,再輔以超音波加強療效,可舒緩病人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