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隆納 向高第致敬 文與圖/阡陌 |2015.04.25 語音朗讀 19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聖家堂 圖/阡陌 奎爾公園廊柱 圖/阡陌 米拉之家 圖/阡陌 聖家堂立面 圖/阡陌 巴特婁之家 圖/阡陌 文與圖/阡陌 巴塞隆納自古是加泰隆尼亞的首都,不論現代建築或時尚流行,都居於龍頭的領先地位。 加泰隆尼亞是伊比利半島進入歐洲的門戶,原本是個獨立國家,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西元一四六九年,斐南德三世與伊莎貝爾一世聯姻,統一了各個聯邦,而成為西班牙新王國的一省,但當地人民仍堅守自己的文化語言,以身為加泰隆尼亞人為榮,也一直有人倡議此區應從西班牙獨立出來。 加泰隆尼亞北邊接壤法國,因此與巴黎的步調反而比跟本國首都馬德里來得密切。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孕育出高第這樣的建築奇才。 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i 1852-1926)出生於加泰隆尼亞郊區的小鎮,家族三代都是銅匠,母親也出身工匠世家。一生的事業幾乎都在巴塞隆納發展,他是加泰隆尼亞文化的捍衛者,十分堅持使用母語,甚至晉見國王時也用自己的母語交談。 高第一生秉持著對創作的堅持和對天主教的虔誠。一八七八年從高等建築學校畢業後,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富商奎爾,從此奎爾成為高第的贊助者,資助他完成奎爾公園及其他幾個作品。 夢幻建築名列世遺 高第陸續在巴塞隆納設計完成了許多建築:一八八三年接受聖家堂計畫、一八八六年興建奎爾宮、一九○○年興建奎爾公園、一九○四─一九一○年改建巴特羅大廈與米拉之家、一九一四年起,不再接案,專心建造聖家堂,一九二六年因車禍意外過世,留下未完成的聖家堂。 高第一生未離開過西班牙,但他的建築融合了加泰隆尼亞文化、新藝術主義和自然主義,創造出許多顛覆傳統、創意驚人的建物,強烈突顯出個人的獨特風格。一九八四年,奎爾公園、奎爾宮和米拉之家一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最令人矚目的聖家堂,則從設計到興建橫跨三個世紀,至今仍在施工中。 法國故總統克里蒙梭形容米拉之家:像一隻巨大的特洛伊木馬,又像「恐龍窩」。英國有位建築師說,巴特羅大廈好似童話裡的糖果屋。英國《動物農莊》的作者喬治.歐威爾,更批評聖家堂是一座醜陋的建築,並質疑西班牙為何不在內戰時將它炸毀。 雖然受到毀譽參半的評論,巴塞隆納卻因這群建築而聲名遠播,絡繹不絕的遊客,每年替這座城市賺進四億美金,這些「朝聖者」帶著滿心的敬意,前來緬懷這位天才建築大師。二○○三年十二月,梵諦岡天主教教廷更冊封高第為「聖人」。 聖家堂永遠施工中 高第的聖家堂是一座哥德式教堂,但是它的外觀卻不怎麼像教堂。從遠處看像六支玉米,近看卻像科幻電影裡的飛行站。從一八六五年開始籌畫至一九二六年高第逝世,直到今日,甚至於未來百年內,可能永遠都在施工中。 高聳於藍天中的尖柱,頂端雕塑著可愛的造型,恢宏華麗中,朗朗充滿了童趣,舉頭仰望,令人莞爾。 西元一八六五年巴塞隆納剛經歷了一場流行病,一八六六年有位叫波卡貝拉的出版商到羅馬朝聖,深受聖靈感動,回到巴塞隆納後決心建造一座教堂,供奉聖家族──耶穌、聖母馬利亞和聖約瑟。 意外身亡眾人嘆息 波卡貝拉奔走了十五年募集資金,終於買了塊地,輾轉找到高第負責設計建築的工作。由於高第力求完美,加上聖家堂只接受民眾的小額捐款,使得工程斷斷續續地進行。後來高第乾脆住進聖家堂,就近監工,同時到處募款,以便教堂能順利施工。 一九二六年六月七日,高第忙完工作後,照例前往附近的教堂祈禱,途中不幸被電車撞倒,因穿著老舊被誤以為是流浪漢,錯失搶救時機而傷重去世。巴塞隆納市民悲傷之餘,將他安葬在聖家堂的地下,成為教堂的守護神。 來到聖家堂,遠遠地便能看見大型吊車在高塔間擺動,舉目仰望,連聲驚嘆之餘,忍不住想輕聲詢問高第,完工之日,可知否? 富商天才絕配之作 在介紹奎爾公園之前,先認識它的贊助者奎爾。出身困苦的奎爾先生,前往美國從事紡織業致富後回到西班牙,家財萬貫,人文素養深厚,尤其對故鄉加泰隆尼亞的文化更是全力護衛,基於對藝術的珍重,因此全力資助高第的創新設計。富商和天才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共同完成了許多建築夢想,為巴塞隆納留下為數可觀的不朽建築。 奎爾公園位於巴塞隆納西北邊,本來的構想是要興建一個充滿綠意的理想社區,後來因二次大戰爆發,奎爾家族無力負擔這項企畫而將這片土地賣給政府,高第繼續受託進行工程,從原本的豪宅社區變成對外開放的公園。當時陸續完成的是一座公園,以及一戶樣品屋兼高第住宅,現在已做為高第博物館。 這裡原本是寸草不生的荒地,地勢崎嶇陡峭,高第施展創意,盡量就地取材,依著地形興建,而完成了這座令他聲名大噪的公園。 集體創作奎爾公園 高第捨棄一般用石塊填土的工法,利用不同高度的通道,設計出一條蜿蜒如龍潛行的步道,沿著山勢一路往上延伸,直到公園出口處。原本要當做市場的柱廳,用九十多根柱子支撐著屋頂,每根柱子像是土裡長出來的樹木,屋頂闢成大廣場,雨水則經由地板和柱子流入貯水槽,用來灌溉草木。 圍繞在廣場邊緣的波浪形長椅,更顯出高第的創意發想,既可供遊客閒坐休息,又可做為安全欄杆。高第利用彩色碎磁磚和玻璃,讓工人自由發揮,拼貼出五彩繽紛、各種圖案的座椅,成為一件多采多姿的集體創作。 無私贊助藝術瑰寶 一個夏日午後,我與幾位伙伴頂著大太陽,氣喘吁吁地往上走,來到廣場上,早已汗流浹背,斜倚在波浪長椅上,清風徐徐,消融了幾分暑熱。遊人三五聚坐,談心歡笑,我則獨坐一隅,靜靜分享眼前的歡樂氣息。視野遼闊,園內花木扶梳,入口處那兩棟造型奇特的建築,顏色鮮艷,蘑菇形狀的尖塔,呈現出高第充滿童趣的創意精神。 富豪與藝術家的相知相惜,為一個城市留下如此多膾炙人口的珍貴藝術,這分高貴的情操,令人感佩。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如此,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如此,荷蘭的庫拉.慕拉美術館也如此。在欣賞大師們的藝術創作之餘,不禁為這些贊助者的無私奉獻,油然升起崇敬之意。 前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 林家花園的閒散午後 下一篇文章 幸福號列車 出發去台東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35小時驚恐通關記【印象旅人】懷念震災前花蓮願之旅【海闊天空】春天的約會 老眷村變身最美聚落【海闊天空】穿越疫情 日本追櫻感觸多 【印象旅人】嘉義祕境 春花燦爛【海闊天空】祈福之旅 走一段大甲媽祖遶境 作者其他文章【海闊天空】普達措國家公園慢慢行 美麗傳奇惠安女【世界行旅】 探訪香格里拉【生活攝手】與石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