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開發 人工麝香貓咖啡

 |2015.04.21
1407觀看次
字級
麝香貓吃下後排出的咖啡果實製成的麝香貓咖啡風味獨特。屏科大副校長謝寶全思索,「如果能複製出和貓咪腸胃道一模一樣的環境,說不定就能自產一樣的豆子。」於是成功以人工方式研發出麝香咖啡。圖/法新社

【本報台北訊】具31種天然香氣的麝香貓咖啡,但因香氣獨具、品種稀有,是全世界咖啡老饕追求的極品,但市價昂貴,有錢也不見得能買到;屏東科技大學首創生物科技「麝香貓咖啡」,耗時7年採集印尼麝香貓糞菌絲,經過配對研發出和麝香貓腸胃道相同的環境,成功開發比原本麝香咖啡豆多11種香氣的咖啡。

麝香貓咖啡目前市價1磅約台幣1.5萬元,但產量稀少。看準全世界咖啡市場越來越有潛力,研發屏科大薄鹽醬油的屏科大副校長謝寶全,今天發表新作品「屏科大馨之香咖啡」,他帶領食品科學系應用微生物室團隊,成功研發更衛生的麝香貓咖啡。

謝寶全表示,野生麝香貓咖啡有31種天然香氣,讓咖啡老饕著迷,原因就在咖啡豆經過貓咪腸胃道發酵,出現特殊「神秘的味道」;於是他思索,「如果能複製出和貓咪腸胃道一模一樣的環境,說不定就能自產一樣的豆子。」

於是謝寶全7年前親自帶著學生到印尼採樣,第一次先採集20頭麝香貓糞便,帶回台灣分析糞便中的菌絲;團隊從136株菌絲中1對1對逐一配對,最後找到16株和麝香貓腸胃道相同的發酵環境,再將麝香貓最愛吃的印尼曼特寧豆子放入發酵機器中。

謝寶全說,麝香貓吃入咖啡豆到排泄約16至24小時,因此他們將發酵時間控制在24小時,最後再把豆子放入「氣相層析儀」中分析香氣,成功以人工方式研發出麝香咖啡,且香味比原產地多出11種,豆子也比野生更衛生。

和傳統野生麝香貓咖啡喝起來有巧克力、牛奶、杏仁等味道相比,屏科大用生物科技發酵的麝香貓咖啡,多了百香果、焦糖味,尾韻還有淡淡花香。

謝寶全分享,喝咖啡要先將舌尖頂著上牙齦,吸一口在嘴裡環繞後再飲入,就像喝紅酒般,能感受多種層次香味。

謝寶全說,現在全世界都競相研究如何自行培養或研發麝香貓咖啡,像泰國目前正在研發「大象咖啡」,也是利用同樣的原理餵大象吃咖啡豆,但因大象體積太過龐大,消化系統排泄時間太長,造成咖啡豆過酸,可以接受的人並不多。

屏科大研發的麝香咖啡,從採集菌株、脫酸到發酵,每個步驟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專利,技術獨步全球,目前預估售價1磅約4000元台幣,預計先在學校福利社販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