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花蓮家扶的梁枝梅阿嬤(左),代母職獨自養育八名孫子女,昨天孫子梁淯鈞(右)陪她北上受獎。圖/林伯東
【本報台北訊】「八個孫子,一個都不能少!」六十六歲的梁枝梅,三個兒子先後罹癌過世,她兼三份差,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人拉拔八個孫子長大,「但我不能倒,孫子需要我」,梁枝梅說著自身遭遇,眼淚也沾濕滿是皺紋的臉龐。梁枝梅獲家扶基金會全國自強母親表揚,期許孫子成為有用的人,回饋社會。
家扶會昨表揚的二十四位「母親」中,有阿嬤、父親代母職,也有歷經家人死亡、遺棄、重病或背債等困境,用生命撐起一個家。
梁枝梅與丈夫離婚逾三十年,三個兒子先後罹癌過世,媳婦也都離開,面對上百萬元的債務及養育八名孫子女的重擔,讓她根本沒時間悲傷。
每天清晨四時天還沒亮,梁枝梅已起床外出賣飯糰,中午、晚上到便當店工作,空檔則賣剝皮辣椒,每天工作十多小時。因收入有限,她中午會到鄰近學校拿吃剩的營養午餐,晚上則把自助餐店賣不完的食物帶回家。
想到過去,梁枝梅淚流不止,沉重的負擔曾讓她一度感到崩潰,但孫子都很懂事,她決定堅持下去,「聽到孫子笑聲,煩惱都不見了!」因是隔代教養,不能用高壓教育,「我跟孫子就像朋友一樣!」
看到阿嬤的辛苦,孫子們點滴在心頭。孫子梁淯鈞說,阿嬤都煮新鮮的飯菜給他們吃,自己吃隔夜菜,希望阿嬤不要再吃隔夜菜,照顧身體。
獨自養育一兒一女的魯凱族爸爸董新勇,是唯一獲表揚的男性。董新勇因小兒麻痺行動不便,加上妻子不告而別、帶走長女,留下當時僅三歲、兩歲的兒女。
董新勇深受打擊,曾買醉度日。有天發現小女兒不見了,心急如焚,才知是社會局帶回安置。他驚覺再用酒精麻痺自己,就會失去兒女,從此振作,短短一周成功戒酒,更學習餵牛奶、換尿布,順利接回小女兒。
小時候因意外造成下半身癱瘓的洪素娟,未婚的她姑代母職。因哥哥是輕度智能障礙、嫂嫂離家,留下三個孩子,想到他們都是自己的家人,讓她倍感不捨,決定扛起養育的工作,儘管自己行動不方便,還要扛起家計,但她認為「只是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對於獲得自強母親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