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前往巴基斯坦進行國是訪問,外界預測,習將宣布總投資額達四百六十億美元(約台幣一兆四千三百八十五億元)的「中巴經濟走廊」計畫,並簽署二十多項協議,將巴基斯坦打造成中國連接中亞、南亞與中東的新紐帶。
大陸外交部昨上午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對巴基斯坦進行國是訪問,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赴印尼,出席亞非峰會和萬隆會議六十周年紀念活動,但未透露訪問巴國的相關細節。
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昨同步宣布習訪問一事,且透露將有一個中國高層代表團造訪,中巴兩國將就能源、基建設施、人員交流及促進彼此外交和文化交流等領域,簽署一系列協議和備忘錄。
經濟合作是習近平訪問巴基斯坦重點。《華爾街日報》報導,習將公布總額高達四百六十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計畫;未來十五年,中巴兩國將在瓜達爾港與中國西北部間,打造一條長三千多公里的經濟走廊,建設跨境公路、鐵路和能源管道。
報導稱,中國正力爭在亞洲開闢新貿易和運輸通道,並挑戰美國在亞太的主導地位,而投資巴基斯坦基礎設施,正是此戰略規畫的核心部分;「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國實施擴張性外交政策,與習應對國內經濟和安全形勢下的產物。
巴基斯坦規畫部部長伊克巴爾表示,「中巴經濟走廊」讓巴基斯坦可成為中國連接中亞和南亞市場的紐帶,若巴基斯坦成為這三個成長引擎的橋梁,一個涵蓋約三十億人口的龐大經濟區將就此誕生。
「中巴經濟走廊」另一規畫是向西延伸至瓜達爾港,藉此中國可與阿拉伯海和荷莫茲海峽相連接,成為「一帶一路」第一個戰略港口;伊克巴爾指出,,瓜達爾是連通歐洲、非洲和中東的最短路徑,這對中國及其競爭力極具吸引力。
此外,中國將協助建設一條從伊朗至巴基斯坦的天然氣管道,用以幫助巴基斯坦解決能源嚴重短缺問題;由於巴國與伊朗的敵對國沙烏地阿拉伯、美國的關係不錯,這條名為「和平管道」的能源輸送線,將可改善巴基斯坦與伊朗的關係。
軍事合作是習近平訪巴另一重點。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此前曾透露,將向中國購買八艘傳統動力潛艦;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南亞研究室主任趙干城認為,中方對軍事合作向來低調,此次可能會就飛機、海軍、潛艇等進行會議討論,「中方對巴基斯坦的支持是無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