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10老人罹患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造成視網膜組織或色素細胞受損,成為老人失明主因。圖/人間社
【本報台北訊】醫療又有新突破。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合作開發新式視網膜移植技術,該技術研究目前已成功完成動物實驗,未來可為黃斑部病患客製專屬視網膜,是國內視網膜治療手術一大突破。
該技術是將病患血液細胞分化出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與視神經細胞,利用支架植入受損的視網膜下腔,以修復黃斑部病變患者的視力,目前已成功完成動物實驗。
根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10老人罹患「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造成視網膜組織或色素細胞受損,成為老人失明主因,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與不便。
台北榮總醫研部基礎研究科主任邱士華表示,針對此種病變,目前的臨床治療僅能在前、中期患者眼球內,注射抑制血管新生,但對於末期病患來說,仍有高達20%至30%以上的病人無法依靠藥物進行治療或改善。
目前歐美等國積極利用幹細胞分化技術,但邱士華說,該項技術困難,醫界目前尚未有可行方案。有鑑於此,榮陽團隊經多年研究,成功開發「新式視網膜多功能移植支架系統」,利用支架將幹細胞以及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精準植入受損視網膜下腔,提高幹細胞移植成功率,能有效改善造成黃斑部病變之視網膜色素細胞的微環境、修復視力,立下台灣醫界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