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鴞「小豬」日前羽毛從灰白色的絨羽換成淺黃色,最近正在學飛,預計過不久就會展翅飛翔。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本報台北訊】上個月初誕生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新成員黃魚鴞寶寶「小豬」,最近正在學飛,預計過不久就會展翅飛翔。
北市動物園鳥園中的夜行性猛禽黃魚鴞「愛洛」和「嘿美」上個月初升格父母,創下台灣黃角鴞在圈養環境中首次繁殖記錄。黃魚鴞寶寶「小豬」在爸媽照顧下,生長狀況良好,這幾天更開始學飛。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指出,1個多月的「小豬」,體型已大到無法躲在媽媽翼下,出現出巢行為。最近牠不斷伸長脖子,好奇地觀察巢外世界,或在巢內張開翅膀走來走去,也愈來愈常站到巢台邊不斷拍翅,像是練習飛行一樣。
但「小豬」非常機警,只要有人走過,就會緩緩降下東張西望的小腦袋,躲進巢內,和參觀民眾玩躲貓貓。「小豬」也十分活潑,每當看到爸爸「愛洛」叼著老鼠回巢,就會不斷搖頭晃腦非常興奮。可愛的模樣,吸引不少專業攝影師前來捕捉畫面。
曹先紹表示,黃魚鴞的性別從外觀無法分辨,必須拔取羽毛檢驗。但由於「小豬」是牠們好不容易孵出的第1胎,十分小心呵護。動物園預計再過1、2個月,「小豬」可以跟父母分開時,再進行健檢。
動物園也呼籲民眾,參觀時盡量減緩動作和降低音量,不要驚嚇到白天休息的黃魚鴞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