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唯一女性無障礙計程車司機胡賢惠,陪乘客看病、代墊醫藥費,深夜要緊急就醫,一通電話來,她照樣趕去載,像女兒一樣貼心,讓乘客變死忠。圖/蘇瑋璇
【本報台北訊】全台首支無障礙計程車隊於二年前成軍,交通部喊出第一年五百輛上路的願景,但至今全台數量僅二百二十一輛,連預期目標的一半都不到,六都之中,台北市有一百零五輛最多,台中市更以僅僅六輛敬陪末座,更糟糕的是,其中三成七趟次還是非身障乘客。
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指出,無障礙計程車存有車輛數不足、費用問題、車款受限三大問題,加上車價過高、得付出更多服務時間及力氣,卻沒有更多報償,讓小黃運將投入意願低落,有些無障礙計程車司機還嫌載輪椅客麻煩,或口頭暗示客人應多付小費等不愉快經驗。
交通部表示,現補助每輛無障礙計程車(含設備)四十萬元,針對績效良好的司機,還有每年一萬元獎勵金。另今年初修法,無障礙計程車免徵貨物稅,每輛車價可降十餘萬元,今年預估還有二款較便宜的無障礙車型上市,拉近一般車款及無障礙車款的價差。
「台中市免費搭復康巴士,台北市收計程車價的三分之一。」計程車駕駛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聖河不客氣的說,復康巴士的營運、維養、乃至車資都由政府補助,但計程車的購車貸款及成本全由司機扛,與同排氣量車款相比,無障礙車款硬是多了三十幾萬元,加上交通部的獎勵金,平均每個月不到一千元,司機犧牲更多時間載客,卻沒有額外報償,「愛心人人都有,但不能要司機勒緊褲帶做愛心啊。」
胡賢惠貼心服務 盼兒子接棒
四十八歲、獨力撫養小孩的胡賢惠,是桃園唯一女性無障礙計程車司機,四個多月,她陪乘客看病、代墊醫藥費,深夜要緊急就醫,一通電話來她照樣跳上車趕去載,像女兒一樣貼心,讓乘客變死忠,她說:「終有一天,我會變老,希望那時,也有人這樣對待我。」
因開無障礙計程車,往返醫院特別多,若載老人家獨自就醫,胡賢惠會陪伴進診間、聽醫囑,回來轉述給家人及鄰居,叮嚀如何照護。曾有客人上班忙沒空接母親出院,還拜託她接送,她到醫院一路幫忙辦出院手續、代墊診療費,護士誤以為她是女兒,得知真相才驚訝說:「現在計程車司機服務做到這樣!」
胡賢惠希望培養兒子接棒,當一名無障礙計程車司機。她說,多做一點,是希望等她年老時,台灣社會對不方便的人,更多一份善待。無障礙計程車讓她多了許多與乘客互動的機會,她也喜歡服務,「但政府提供的誘因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