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謝長廷在新書《面對:民進黨菁英的兩岸未來》中指出,台灣在兩岸議題上,應尋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台灣共識」,並落實在制度、法律上,才能在兩岸和解、協議上擁有堅實後盾;台灣共識不等於民進黨共識,應包含國民黨和其他黨的主張,並包括「中華民國憲法現狀」。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即將訪美,各界關注她會否提出具體兩岸政策。謝長廷說,美國是否支持民進黨,端視民進黨的調整,蔡英文「多少背負著說服美國的任務」。
政大國發所教授童振源主編新書《面對:民進黨菁英的兩岸未來》近日出版,書中呈現謝長廷、林濁水等民進黨內各派系主要人士的兩岸論述。
謝長廷表示,觸及兩岸深水區,若國民兩黨都沒超過半數的足夠代表性,如何談?台灣應在總體戰略上尋求百分之六十、甚至七十的強大共識,並落實在制度、法律的穩定,依此進行兩岸和解、協議,才有堅實後盾。
謝長廷說,若民進黨有百分之六十支持率,形成民主穩固的結果,才會得到國際社會尊重;但「台灣共識不等於民進黨共識」,應包含超越民進黨的其他共識,甚至是部分國民黨和他黨的主張,並包括中華民國憲法現狀。
謝長廷過去曾主張「憲法各表」,認為憲法是朝野共識「最大公約數」,但遭黨內批評。訪問謝長廷的童振源指出,謝長廷所提的「台灣共識」內涵實為「憲法共識」,因為憲法具有國內百分之六十以上支持率,也為其他政黨認可,應以憲法作為與大陸的互動基礎。
謝長廷表示,台灣安全、兩岸問題將成二○一六總統大選重要爭議政策,民進黨要趁現在氣勢強、有自信,反省調整兩岸政策,而非輸了再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