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反對派領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見右圖/路透)說,如果由軍方起草的憲法不修改,不刪除妨礙她參選總統的條文,她「不排除」會抵制十一月舉行的歷史性選舉。根據目前的憲法規定,翁山蘇姬的亡夫及兒子都擁有外國國籍,令她無資格參選總統,她正爭取當局在大選前修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反對派領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見右圖/路透)說,如果由軍方起草的憲法不修改,不刪除妨礙她參選總統的條文,她「不排除」會抵制十一月舉行的歷史性選舉。根據目前的憲法規定,翁山蘇姬的亡夫及兒子都擁有外國國籍,令她無資格參選總統,她正爭取當局在大選前修憲。
翁山蘇姬周五接受路透訪問時說,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已「準備執政」,但總統吳登盛對改革沒有誠意,亦可能試圖押後大選。她又指責美國讚揚緬甸現任的半文人政府,令他們感到「自滿」而不願改革。緬甸在經過近五十年的殘酷軍事統治後,半文人政府在二○一一年執政。
對於憲法不修改,全民盟是否不參選,翁山蘇姬說:「我們不認為抵制大選是最佳選擇,但會留有餘地,不排除有此可能。」儘管如此,她強調十一月的大選至關緊要,因為那將是「測試我們是否正步向民主的真正考驗」。
不過翁山蘇姬雖然痛斥她所謂吳登盛的「強硬路線政權」,但也強調必須與軍方和解。軍方囚禁她達十五年之久,二○一○年才讓她從軟禁中釋放。
翁山蘇姬說,她在二○一一年首次與吳登盛會面,感到吳登盛對改革「是有誠意」,但這種誠意現在已失去。她說:「如果他對改革有誠意,我們現在應該進步很多。」
認有必要與軍方改善關係
翁山蘇姬說「絕對有必要」和軍方改善關係,「我們這個國家的軍方和人民不該處於對立」。
二○一二年,翁山蘇姬表示對軍方「存在好感」,令不少支持者非常不高興。不過如今,翁山蘇姬否認關於她已向軍方投降的指控。她說:「我們向來知道,他們不會輕易放棄特權。我們有時必須站穩立場,但也有些時候,全國和解比翻舊賬還要重要。」
翁山蘇姬也否認她有忽略羅興亞穆斯林的遭遇。大量無國籍的羅興亞人居於緬甸西部,他們二○一二年和佛教徒多數群體發生血腥衝突後,就一直活在惡劣的環境下。翁山蘇姬說:「我曾提起法治,以及我們譴責一切形式暴力的事實,但沒有人在聽。這並非甚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