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 血液早篩阿茲海默症

 |2015.04.03
1161觀看次
字級
台師大光電所與台大醫院團隊共同研發出磁減量免疫檢測技術,透過血液檢體就可篩檢出阿茲海默症,準確率高達八成五。圖/台師大提供

【本報台北訊】阿茲海默症困擾許多家庭,未來抽血就可確診。台師大團隊全球首創磁減量免疫檢測技術,可透過血液篩檢阿茲海默症,除能診斷出比早期的阿茲海默症更前一期的輕度知能障礙,準確率達八成五以上,檢測時間僅五小時,比臨床採脊髓液檢驗更簡單快速、準確度更高,也減少醫療風險。

台師大光電科技研究所講座教授洪姮娥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台大醫院神經醫師科邱銘章的團隊共同從事腦神經方面研究,開發血清篩檢阿茲海默症技術,並技轉給磁量生技公司,此技術去年也登上國際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

邱銘章表示,用血液篩檢阿茲海默症,對病人來說更加方便,且對於往後長期追蹤、藥效檢測可能都有幫助,這項技術已在台大、雙和、恩主公、仁愛等醫院運用,最快明年全台醫院都能實施,近期將獲歐盟CE、美國FDA等認證。

台師大表示,阿茲海默症是老人失智症中的一種,屬於漸進性神經退化性疾病,通常和年齡老化有關,但中壯年也有可能罹患與發病。洪姮娥表示,阿茲海默症檢測不易,當看到病人腦部裡有斑塊時,腦神經通常已經受損,病人已發病難以治癒;而目前臨床多採脊髓液來檢測,屬於侵入性檢測,社會傳統觀念認為會傷身,危險性高,加上脊髓液中生物標的多,要檢測到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異常也不容易。

腦部發生阿茲海默症等腦神經病變時,該疾病的指標蛋白會大量出現於腦脊髓液中,而自神經系統透過擴散機制到血液中時濃度極低,難以檢測。研究團隊所開發的磁減量免疫檢測技術,具高靈敏度與專一性,領先全球,甚至比質譜儀靈敏,現在便可應用來檢測血液中指標蛋白的極低濃度,提前發現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檢驗方法

項目 檢驗重點及優缺點

正子攝影 可驗出類澱粉蛋白在腦組織的堆積情況,敏感度高,但費用昂貴,輕度認知障礙者恐不符健保給付標準。

核磁共振 可發現大腦是否萎縮,但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症狀輕微,恐無法及時發現。

抽脊髓液 可反應出類澱粉蛋白的堆積情況,敏感度高,但具侵入性,病人 擔心癱瘓。

認知功能調查 只能針對嚴重失智症患者,敏感度較低

血液檢測 目前仍在人體臨床試驗,研究結果準確度高於脊髓液,簡單方便,縮短檢驗時間

資料來源╱胡朝榮主任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