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寬仁承父志 改革宮廟有成

林洛瀅 |2015.03.23
4314觀看次
字級
新北市中和力行福德宮主委林寬仁。圖/記者邱麗玥
新北市中和力行福德宮供奉五顯大神尊,三百多年前,林家老大林積從大陸恭迎來台。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林洛瀅新北報導】為延續父親林裕和闡揚五顯大帝信仰遺志,中研院法律研究所編審林寬仁,承接新北市中和力行福德宮主委職務,推動宮廟改革,十年有成,獲得耆老仕紳認可,六年前,他與學生每周定時在廟裡免費提供法律諮詢,幫助弱勢,許多友宮還邀請他擔任顧問,盼借重他的經驗,促進宮廟發展。

學習道教科儀

接下父命發揚

三百多年前,林家三兄弟帶著五顯大帝的神尊、香爐,遠渡來台在新北市中和地區發跡,五顯大帝也被視為當地守護神;林裕和為林氏後代,基於五顯大帝對林家與中和地區的恩情,他尋求地方仕紳一起拓建力行福德宮,民國八十年動工,二年後落成,一樓主祀土地公、二樓祀奉五顯大帝。

林寬仁表示,父親虔誠拜五顯大帝卻不懂道教科儀,巧合的是,他十六歲遇到台中柯朝印道長並收為嫡傳弟子、傳授道教科儀,道長經常督促他,「你現在不學,老的時候也要學,你這輩子跑不掉。」「當初以為是玩笑話,或許是我的使命!」這樣機緣巧合,他將所學輔佐父親。

民國九十四年,八十歲的林裕和因心臟病而躺臥病床,往生前,他因氣切而拿筆寫下遺言,希望兒子接下發揚力行福德宮,林寬仁說:「平日在公務部門上班,接下宮廟工作總覺得有些不妥,可是父親剩下最後一口氣,就等我點頭接手,如果不接手就是不孝,當時心情真的很沉重。」

規畫發展藍圖

揚土地公慈悲

林寬仁說,中和地區是他的故鄉,懷抱回饋鄉里信念,他接手後才知道,每月香油錢不到一萬塊,想請廟祝卻入不敷出,即使五顯大帝在長輩眼中地位舉足輕重,當外地人口漸增,信徒年齡老化、人數減少,他選擇改變,讓宮廟薪火相傳、世代交替。

林寬仁畫出力行福德宮發展藍圖,在文化、教育、環保、藝術方面,包含提供清寒獎助學金、清寒學子營養午餐,邀請前中廣國樂團顧豐毓、台灣國家國樂團琵琶與柳琴首席劉寶琇老師擔任力行福德宮國樂團指導老師,成立力行福德宮誦經團、組織青棒隊。

林寬仁表示,廟宇需要全方位、多功能發展,讓更多年輕人參與,發想寫了一首〈土地公讚〉(暫定),希望用歌曲說明土地公的慈悲、公正無私、福氣與財氣,等譜曲完成後,預計今年大中和土地公文化季播放,他將來還預計撰寫〈土地公勸世歌〉,希望更多人親近土地公。

促進友宮交流

參訪堅定信心

約六年前,林寬仁找學生將專長融入宮廟,每周定時在力行福德宮提供免費法律諮詢。他說,他承接主委已經十年,用時間證明改革是對的,尤其他邀請十三個庄頭、約四十間清代土地公廟宇,合力推出大中和土地公文化季,促進友宮多方交流學習,有宮廟邀請他擔任顧問,對廟宇提出建議與發展特色,讓年輕人也願意投入。

「我希望把力行福德宮發展為宗教聖地,它不僅像是學校、大家庭,對於『宗教』發展盛事,會受到全國、全世界關注。」林寬仁表示,去年他受永和學舍邀請,參加佛光山所舉辦的神明朝山活動,因提前抵達,環顧佛光山景色,想著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靠著堅定意念創造佛光山,給予他無比信心,他相信背後有著鄉民力挺與豐富資源,力行福德宮未來發展會更加蓬勃。

農曆二月二日、三日為土地公、文昌帝君聖誕,一連兩天除有擲筊比賽、領取文昌筆,特別的是居民自發性組織「搓湯圓大隊」,提供湯圓給民眾品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