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橋未央歌 30年代無瑕青春

 |2015.03.20
85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本名吳納孫的鹿橋,以《未央歌》馳譽文壇四十年。這部作品以抗戰時代雲南昆明西南聯大為背景,鹿橋分享大學生活那段浪漫純真的年代,曾風靡大學校園。

《未央歌》是鹿橋在一九四五年完成的作品,當時他才二十六歲。但此書直到一九五九年才在香港付梓。台灣則在一九六七年才由商務印書館發行,立刻風靡大學校園,坊間還出現盜版。近半世紀以來,《未央歌》早已突破五十刷,總計售出逾五十萬本。是當時新文學代表作品之一。

鹿橋畢業於西南聯大,《未央歌》以抗戰時代雲南昆明西南聯大為背景,書中人物個性鮮活,情節感人,風格清新、活潑,情調自信樂觀。不以重大的題材,不以曲折的情節來吸引讀者,而是以樂觀的情調和親和的哲理來感染讀者,是《未央歌》重要的藝術成就,也是它的鮮明特色。

音樂製作人黃舒駿一度還將〈未央歌〉改編成流行音樂演唱,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鹿橋二○○二年三日十九日病逝美國、享壽八十四歲,其作品不多,可是《未央歌》、《人子》和《懺情集》卻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鹿橋和妻子在美國定居生活、任教,偶爾回台灣參與文學活動。他曾勉勵台灣大學生能多在學術修養上下功夫,並感嘆台灣報紙的副刊愈來愈少。

鹿橋從不失當年大學生那般浪漫和對理想的堅持。當年《人間四月天》電視劇造成轟動,公視打鐵趁熱,想把鹿橋的《未央歌》搬上螢光幕。但鹿橋卻有所堅持,《未央歌》文字的魅力唯美浪漫,令人心嚮往之,他擔心鏡頭拍不出那種氛圍,因此,拒絕公視的好意。

大陸改革開放後,對《未央歌》也充滿興趣,多家出版社不斷與鹿橋聯繫,特別是西南聯大,極力爭取此書的版權,但是倔強的鹿橋卻始終未點頭,主要是他不同意將這本他心愛的書改成簡體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