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北市環保局參考德國能源之丘經驗,規畫於腹地廣大的垃圾掩埋場復育改建成的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山豬窟垃山水綠生態公園,以及北投垃圾焚化廠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目前正委託工研院評估適合的位置,預計最快六個月後完成評估報告。
環保局長劉銘龍說,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山豬窟垃山水綠生態公園面積廣達六十公頃。初步評估可設置年發電量至少一百萬度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結合兩地現有的沼氣發電設施,預估一年可減少二千八百七十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種植二十八萬七千棵樹。
北市產發局長林崇傑說,台北下雨頻率高且位處盆地,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都不夠穩定。目前產發局獲得行政院能源局支持,正在建置實驗性設施,嘗試利用台北特有的溫泉地熱資源發電。
而既有的翡翠水庫發電則是引水道的出水,經由大壩底部的翡翠電廠帶動渦輪發電。
年平均發電量達二點二億度,每年可減少十二點四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