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失蹤周年 魂歸何處未解

 |2015.03.09
1051觀看次
字級
七日的照片顯示,印度沙雕藝術家帕奈克,在東部奧里薩省海灘上創作,紀念馬航MH370班機失聯一周年,問號上寫著「MH370在哪裡」。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三月八日是馬航事件一周年,法新社報導,馬來西亞首相納吉(Najib Razak)昨天在馬航失蹤周年聲明稿中表示:「我們和國際夥伴合作,繼續追蹤現存的極少證據。馬來西亞仍會致力搜尋,盼尋獲MH370。」機上二百三十九失蹤乘客的親屬以及馬航的工作人員在這一天舉行一系列悼念活動。

MH370去年三月八日從吉隆坡前往北京途中,因不明原因偏離航線後失聯,機上二百三十九人至今下落不明。

大馬政府昨天下午公布中期報告顯示,沒有發現與機組人員或機械問題有關的紅色警訊,這架客機離奇失蹤的謎團迄今未能解開。

法新社報導,報告指出,「正副機長和機組人員都沒有出現社會孤立、習慣或興趣改變、自我忽視及濫用藥物和酒精等行為的跡象。」

這項報告也根據可利用的數據和維修紀錄,逐一檢視這架客機上的多個機械系統,並註記各系統都未曾發出警報。但指出俗稱「黑盒子」的飛行紀錄儀中定位器電池早已到期,卻沒有更換。

報告揭示,客機飛行紀錄儀的「水底定位信號器」電池,早在二○一二年十二月就已到期,卻沒有電池的更換記錄;但客機駕駛艙聲音紀錄器內的「水底定位信號器」,電池則有按時更換,到期日為二○一四年六月。

BBC駐東南亞記者喬納森表示,這份報告沒有提供任何有意義的新信息,沒有解釋飛機去向以及到底發生了什麼;也有家屬形容報告是廢紙,指報告中的數據去年已經公布過,航空安全未見改善;另外,馬航空難至今仍無人承擔責任,認為難以置信。

馬航家屬無法形容的痛

大馬首相納吉說:「沒有任何話語可以形容乘客家屬經歷的痛。」他說,這架飛機的失蹤是「史無前例」。

調查人員手頭上毫無與客機相關的蛛絲馬跡,最有可能提供線索的「黑盒子」也不見蹤影。

被認為最有可能的墜機地點共約六萬平方公里範圍,至今已動用精密聲納搜索完百分之四十,但完全沒發現有關MH370的物件,而一千二百萬澳元(約新台幣三億元)的搜索成本由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共同出資承擔。

在周日,MH370機上職員的家屬在航班飛行主管家門口舉行了一場悼念儀式。

「我們一直在想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之間的談話內容都是這些,然後哭泣,互相擁抱,」飛行主管的妻子表示,儀式並沒有以悼念儀式的形式進行,因為很多家屬仍相信他們的親人還活著。

另外,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表示,他很有信心飛機會在印度洋南部被找到,廖中萊保證政府會繼續進行搜尋,他有信心將「有希望於今年五月」前完成搜尋工作。

他告訴法新社說,如果搜尋在五月份仍然沒有結果的話,調查隊伍將會「回到控制中心」。

機師姐姐:請停止怪罪

日前《紐約時報》報導,馬航之謎,專家認為機師行為失常理論似最合理,機長的姐姐沙基娜夏哈,則予以否認,表示這「全是胡說八道」。

在公布於網路上的聲明中,沙基娜說,五十三歲的札哈里夏哈是個「正直的人」,他們在MH370去年三月八日失蹤前二周最後見面時,札哈里看起來很正常。

這則本周在網路上出現的聲明說:「就現有情況而言,沒有具體證據顯示如此。不管你是政治家、科學家、飛航專家、飛機失事調查員、飛行員、退休飛行員、媒體或其他人,沒人有權指責札哈里機長做錯事。」

聲明又說:「我要世界知道,他是個慈愛的人,是在有需要時會盡全力提供協助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