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進入調整期,決定房價的因素有很多,但不能看國際比價效應,「不能說香港漲幾倍、台灣只漲幾成,就說台灣房價有補漲空間,因為房子又不能搬來搬去」。專家張金鶚認為,房價所得比才是觀察房價的重點,目前台灣房價所得比已經到九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一棟房子,豪宅與套房是被投資需求炒熱的非正常產品,用特殊產品來比價,恐怕不是公平的講法。
張金鶚發現現在很多投資客炒作豪宅,「這是過去想像不到的」,過去大家總以為投資客只會炒作套房,但現在連豪宅也被投資客炒熱,不過投資客不看品質、不必要享受環境,只看有沒有人接手,不斷追價下,把房價拉高,但投資客是市場上不穩定的需求,如果資金面緊縮放貸、投資客大量殺出變成供給者,加上今、明年是交屋潮,房價一旦撐不住,再進場的消費者就成為被坑殺在高點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