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線上開戶」倒數計時,金管會委託銀行公會研究國外相關機制,將建議先開放「自然人線上活存或活儲開戶」,累積經驗後再擴大辦理,農曆春節過後將向金管會報告。據了解,金管會可能在六月底前宣布線上開戶措施,但銀行修改電腦系統至少三個月,可望在年底前開辦。
金管會今年初已開放十二項低風險銀行業務,例如五萬元以下活存戶,可線上申請結清銷戶。銀行公會委請法律事務所研究的英、美、日、澳、星五國機制報告出爐,建議先開辦自然人、一定金額以下的活存或活儲帳戶;且帳戶須限制一定用途,例如是為了繳水電費或繳貸款才開此帳戶。
銀行公會表示,美、英、澳等國提供民眾,可透過網路或電話線上開戶,且不限制須為銀行既有客戶,開戶時,民眾在線上留存基本身分資料及人相、有效證照(例如身分證)影像圖檔;完成線上開戶後,銀行會採取「線上線下」雙管齊下查證民眾身分。
為防範人頭戶問題,金管會特別要求須強化「查驗」機制以降低風險。公會表示,美、澳銀行會查證民眾「姓名、住所、生日、身分證明號碼」,並要民眾「寄回」經過公證與正本相符的身分認證文件。銀行還會 「線上連線驗證」,美國銀行會連線「公共資料庫」,澳洲則與「信用報告機構」(類似台灣聯徵中心)連線,查證客戶身分。
台灣開辦後,銀行可能查證身分的驗證機關,有「戶政系統、國稅局、聯徵中心資料庫」等。金管會表示,戶政系統和國稅局非金管會管轄,且線上開戶要符合洗錢防制法規,可能要跨部會討論才能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