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統計,每年約有1/3的食物被丟棄,不僅暴殄天物,也浪費水資源,並增加碳排放。義大利環境部自去年起把2月5日訂為「對抗食物浪費日」,提倡永續的飲食方式,尤其提醒民眾和業者關注在「食物鏈」中被丟棄的食物。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報告,每年約有1/3的食物被丟棄,2007年被浪費的食物總值達7500億美元(約新台幣23.3兆元),相當於瑞士2011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全球生產沒有被食用的的食物,製造33億公噸的二氧化碳,被浪費的食物也消耗了250立方公里的水資源,此外,這些食物雖然沒有填飽人類的肚皮,卻也占用了30%的農業用地。
根據統計,每個義大利家庭每年丟掉約49公斤的食物,價值相當於316歐元(約新台幣1.1萬元),蔬菜和水果被丟棄最多。波隆那大學設立「最後1分鐘市場」,透過與超市、企業、政府機關和大學合作,回收即將到期的食物或是食堂裡多餘的餐點,經過檢查確定安全、營養、衛生無虞後,轉送給需要的人們。
全球最大麵食製造商百味來(Barilla)的「百味來食物與營養研究中心」(BCFN),從2013年起把議題聚焦在食物浪費,並計畫在今年5月1日開幕的米蘭世博會上,邀請參與國簽署「米蘭議定書」(Milan Protocol),希望減少食物浪費,並提倡永續發展的農業、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FAO、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拯救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農牧協會(Coldiretti)和慢食組織(Slow Food)都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