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館邀請旅美藝術家陳龍斌展出「閱讀小徑—陳龍斌書雕個展」,以紙為媒材,呈現出木材、大理石質感。圖/當代藝術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當代藝術館今天起舉辦「閱讀小徑—陳龍斌書雕個展」,旅美藝術家陳龍斌以回收的書籍、雜誌、印表紙為媒材,讓它們呈現出木材、大理石等自然質感,並製作一條紙雕步道,展現視覺魔幻效果,展期至3月底為止。
陳龍斌認為,因為電腦、網路興起,已改變書的意義。21年前,他開始用紙作為創作媒材,將上萬張紙,經過特殊處理,還原成類似木頭、石頭材質。
陳龍斌指出,1905年廢科舉以來,讀書分子由研讀四書五經轉為白話文,受到很大的文化衝擊,因此他以此為創作概念,將數百本書結合,並雕刻成1具瘋狂、吶喊的人臉,這也是傳統雕塑中,較少出現的表情。
由回收書本組合雕刻成的2張激情面容,象徵人類面對資訊爆炸與多媒體時代的掙扎不安。而2個展間的書架,對照陳列的內容分別是當代書籍與古代膳本書籍,讓觀眾穿梭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