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與檯子 專欄可以投稿嗎?

林黛嫚 |2015.02.05
1526觀看次
字級

文/林黛嫚

在副刊工作,遇到的趣事不少,譬如報社登廣告是重要業務,也是報社收入的重要來源,不過曾經有人打電話來副刊,問說他有一篇文章,想登在副刊上,要花多少錢?這問話顯然就是外行人問的,登在副刊上的文章不但不必花錢刊登,而且發表之後還有稿費可拿,這是寫作的人都知道的「行規」。話說回來,當年視為笑話一則的趣事,到了二十一世紀成為說不出口的事也未可知。現在連新聞都可以投稿了,有線電視新聞一天二十四小時以跑馬燈告訴觀眾,有什麼新聞,可以直接寄過來或跟我們聯絡。某大報的讀者投書版據說非常熱門,傳真機整天印出各式各樣的讀者意見和新聞,而且還有雖不豐厚也絕不微薄的稿費。

副刊經常藉著版面一角刊登徵稿啟事,說明這是屬於大家的園地並且表達需求的文稿類型,既然副刊園地公開,那麼常常在版面上占據重要位置的專欄可不可以投稿呢?

孫如陵主編就曾說過,方塊專欄對外開放的很少見,「因為這也是言論之一,可視為是社論、短評的延長,也可視為機能的擴大,所以在物色方塊作者的時候,態度非常審慎,因此年輕朋友欲打進方塊的園地,縱然這兒不是禁地,既然不收外稿,只有充分練習,以待確實有成。」雖說不是禁地,對投稿人來說其實正是禁地,孫主編此言只是鼓勵尚未成「家」的年輕作者,多鍛鍊筆力,才有機會受邀撰寫專欄。正因為專欄作者都是由編者邀請而寫,自然一般作者是不能投稿專欄的。

日前檢視剪報,發現一篇李奭學先生寫的專欄文章,欄名是《書海六品》,設計此專欄旨在邀請六位有學者身分的作家,從各自所學的領域書寫所思所感,為讀者在浩瀚書海中披沙瀝金,李奭學此文談的是年度小說選,開場白卻是道出一封讀者投書,某先生指責他「希望我不要老在『專欄』上占據報刊的篇幅,應該改用『投稿』的方式和他『一較高下』。」這位讀者認為李奭學能在《中副》上寫專欄,是拜他「留洋鍍金的特權所賜」,李奭學對應的說法是引用五四時期蔡元培「民亦勞止,吾亦勞止」的說法,他說,「坦白說,寫專欄或是寫書評都是出公差,沒有服務社會的赤誠,恐怕多數人都會因勞而止,何況我深知才疏學淺,已有多年不敢和人『一較高下』了。」

如今自己從編者的立場轉換立場,從邀請作家寫專欄,到受邀而寫專欄,料想可能也有讀者(或是寫作的文友)認為自己「飽覽了山光水色,參悟了人情世態」也累積了一些寫專欄的材料,也想寫一篇文章指明投稿「格子與檯子」。

專欄當然可以投稿,只不過,此時老編不是我,無法作主刊登投稿的專欄。說不定哪一天,副刊也如分類廣告版面一樣,只要付錢,就可以買一「方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