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住在蘭陽溪畔的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民,昨天準備豐富祭品在石砌的堤防上祭拜,祭儀被稱「拜駁」或「圳頭祭」,地方人士說,傳承已經上百年,主要是祈求溪水不氾濫。
蘭陽溪是宜蘭縣最大的河川,流貫蘭陽平原,讓地理區位畫分成溪南、溪北,早期洪水氾濫,讓兩岸居民嚇怕了,惶惶不安,因此,以祭堤拜神,祈求平安,流傳下「拜駁」儀式,時至今日,年年都舉辦。
其中,住在上游的員山鄉深溝村選在每年的「尾牙」、即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拜駁」,昨天拜駁儀式,村民無論男女老幼,準備豐盛的祭品,請了神明坐鎮,在石砌的堤防上祭拜祈安。
「為了平安,大家每年都會很虔誠地祭拜!」居民表示,「拜駁」是村裡的大事,保佑年年大水不來,謝謝一年來的平安,而且村民住在上游,如果上游堤防穩固、安全,下游的宜蘭市等聚落也會平安。
員山鄉公所曾請專家學者調查發現,祭拜儀式早在日據時期就存在,當時稱為「圳頭祭」,除深溝村外,包括蘭陽溪畔的七賢村、蓁巷村、內城村都有,村民還會推選爐主,主辦祭典,祈求平安。
昨天「拜駁」時,雖然下著雨,但儀式相當隆重,並請附近的神明坐鎮,上百名村民在狹窄的堤頂設供桌祭拜,有的把供品擺在堤岸上,村民笑著說:「祖先就傳下來的,是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