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家有嬰幼兒的爸媽要注意,能吃不一定是福,只有適量餵奶、喝水,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1名出生才7周的早產小男嬰,因常哭鬧、吐奶,醫師檢查後發現,小寶寶喝太多吐奶,導致胃食道逆流、脹氣,乳糖不耐頻拉肚子。另1名1歲7個月大的女童,突然全身抽搐、眼神上吊,送醫後發現,原來她因腸胃炎而腹瀉,家長擔心脫水,2天內補充3公升開水,因水喝太多竟引發癲癇。
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葉勝雄表示,早產小男嬰出生僅2300公克,家長希望寶寶趕快長大,每餐都餵120至150cc配方奶,明顯超量,只要寶寶一哭就餵奶,希望用「吃」止住哭鬧,反而吃太多胃食道逆流吐奶,「吃太多也會增加寶寶排便次數,長期蛋白質攝取過量,長大後也會有過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問題」。
「平均每湯匙奶粉應搭配30cc溫開水,但媽媽卻一口氣增加8倍的水,寶寶當然無法排水」,三軍總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徐萬夫指出,嬰幼兒因腎臟尚未發育成熟,若在短時間內給予大量水分,腎臟無法即時排出水分,就可能造成血液中電解質被稀釋,以致出現低血鈉、低血清滲透壓等問題,甚至導致癲癇症狀。
徐萬夫指出,寶寶如果脫水,會有黏膜皮膚乾燥、尿量減少等情形,還可能出現躁動不安、昏睡等症狀,家長可採少量多次方式補充水分,最好在醫師或藥師指示下,口服電解質液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