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周明誼以抓著鰻魚的水獺標本,提醒人們生態破壞的可怕。圖/黃文鈴
【本報台北訊】南萬華舊稱加蚋仔,擁有花、麻竹筍、豆芽菜「3寶」,一群關心當地文化的文史工作者,與在地藝術家合作,選定9面牆,以南萬華特色為主題畫上大型壁畫。藝術家周明誼昨天作畫吸引民眾圍觀,出借牆壁的屋主則說「盡量畫,讓這裡變漂亮。」
守護堀仔頭聯盟前年6月意外發現,萬華長泰街一帶有1處稀有活水,不停自地底湧出的湧泉,與台北早期歷史發展息息相關。經典顧問公司環境規畫師詹育芳說,長泰街附近最多曾有30家豆芽菜工廠,靠著新店溪流經的溪水洗滌豆芽菜,再批發到全省果菜市場。
像這樣的老故事,只有現今6、70歲的老人家還記得。守護堀仔頭聯盟去年發起當地活水祭活動,不僅號召連署堀仔頭聚落被指定為文化景觀,也以活水、老樹、老房子等在地特色,寫了9篇短文,再由水谷藝術的畫家周明誼,1天1畫,放在聯盟粉絲頁上。
去年經典顧問標下都更處綠生活計畫案,以「加蚋仔自導系統藝術」,將電腦原稿變成大型壁畫。目前已找到有「豆芽巷」之稱的長泰街73巷一處外牆、活水所在地的資源回收場老闆家的外牆,以及明德里活動中心的牆壁可供作畫。
周明誼說,加蚋仔的故事很動人,據說新店溪過去水質清澈,有野生水獺、鱸鰻出沒,但因附近高樓建起,破壞當地生態。他便畫了一隻抓著鰻魚的水獺,下半身被做成標本,帶有警世意味。在資源回收場外的壁畫則以回收者為題,折得整齊的舊報紙、畫中的瓶瓶罐罐都是附近底層居民的額外收入。
周明誼昨天開始動手第3幅壁畫,據當地老人家口述,南萬華有36個里的名字都有「德」,是因過去這裡產竹筍,德是竹筍的台語發音。他因此以「德」字為主題,在字旁畫上豆芽和竹筍,幾天就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