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尾牙旺季,也是急性蕁麻疹好發的季節,皮膚科門診就常見患者因吃太好引起急性蕁麻疹,其實蕁麻疹也有慢性的,患者病因多與壓力息息相關。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說,有一群病患長期反覆發作超過6周的慢性蕁麻疹,臨床觀察,患者多有追求完美性格和生活壓力大的特性,且特別好發於30至49歲的熟女,隨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增大,慢性蕁麻疹病患也顯著增加。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祕書長黃毓惠表示,造成慢性蕁麻疹的原因目前仍不明,但其誘發與壓力有關,推測與現代女性需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長期處在高壓生活環境,因而發病率較高。
蕁麻疹的主要症狀為皮膚出現膨疹並有癢感,眼皮和嘴唇的部位也特別容易紅腫,主因是當身體受到過敏原刺激或壓力,會使皮膚內的肥大細胞受刺激,釋放出組織胺導致皮膚血管擴張、組織腫脹,進而出現像被蚊子叮咬般的腫塊和癢感。
黃毓惠說,慢性蕁麻疹無法根治,須長期追蹤與治療,目前已有不錯的藥物、生物製劑可供治療。鑑於現代忙碌生活型態,慢性蕁麻疹危險族群攀高,皮膚科醫學會今日推出微電影《五分之一的糟遇》,鼓勵慢性蕁麻疹患者應正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