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屬下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將提出要求商用飛機必須每十五分鐘報告所處位置的新標準,希望在馬航班機失蹤事件之後,能更有效追蹤全球航機的動態。
馬航MH370班機去年三月失蹤,促使全球航空界催生一套能精確標定飛機航線與最後位置的系統。
ICAO發言人六日說,這項標準不需要在飛機上安裝新科技,若獲得接納,可以在近期內就實施。ICAO成員國預定下月在蒙特婁舉行的安全會議上討論這件提案。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去年已承諾將領導航空業的專案小組研究這個問題,並在ICAO發展新標準之際,加強追蹤航機的動向與位置。
去年十二月時,專案小組建議航空公司在十二個月內,開始至少每間隔十五分鐘追蹤航機一次,但IATA有些猶疑,表示實施期限不太實際。
ICAO發言人費賓說,ICAO的計畫是一項「基礎的飛航追蹤標準」,該機構目前還在發展更嚴格的建議事項。
由於ICAO設立的標準通常會成為對一百九十一個會員國的規範,所以ICAO實際能有效地強制航空公司配合。不過,ICAO仍寧可取得共識決議,而二月的飛安會議也因此更顯重要。
很多航空公司已開始透過衛星系統追蹤他們的班機,ICAO最近的工作報告指出,多數長程飛機都已在飛機上裝有能發射位置訊號的儀器。
不過,這類儀器並非一直開啟,而且在若干位置上,包括沿極地航線在內,衛星涵蓋面也有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