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峨眉報導】很多人都去過新竹縣北埔鄉的客家聚落,更感受客家擂茶的芳香,但近在咫尺的峨眉鄉,卻因大部分旅人前往新興觀光區的苗栗縣南庄鄉,而忽略峨眉這塊寶地。
峨眉舊名為「月眉」,即因峨眉溪曲流凸岸半月形的沖積河階故名,直到一九二○年,因日治時期市街改正,將月眉改為現今的峨眉。由於峨眉位於山區,因此較晚開發,直到一八三四年清廷派姜秀鑾在塹南建隘,並雇用壯丁駐守巡防,而連帶鄰近地區聚落逐一開發。
新竹縣峨眉鄉位於新竹最南邊,與苗栗縣的三灣、南庄、頭份等鄉鎮為界,而峨眉社區位於該鄉北邊與寶山鄉相連,東與北埔相銜接,在清代合為「大隘地區」。而該社區範圍雖小,但人文據點多,成為小而精緻的聚落;境內史蹟據點包括,為紀念峨眉國小創校校長的氏家楨紀念碑、榨蔗糖牛車古道,以及鄰近聚落的石井村樹齡四百年的老樟樹等。
由於該社區建築,多屬三層樓連棟鋼筋混泥土結構住宅,並串連各巷弄結合成社區。該社區發展委員會為綠美化社區,因此於每戶二樓裝置花台,增添幾許浪漫氣息。
峨眉國小旁的丹桂宮,建於一八七三年,該廟主祀三官大帝;由於廟宇為典型的歇山式重簷建築,形制典雅細緻,可說是該社區的信仰中心。
社區內還有一家近百年的建成餅店,該餅店主要以古法製造的豬油餅最知名,其他還包括蕃薯餅、綠豆凸等,該店主人吳盛富為第三代傳人。
由於峨眉社區發展協會從九十二年開始即積極規畫社區環境,並發揚在地人文及主要農產業;知名的膨風茶(東方美人茶)和甜美多汁的峨眉文旦是產自該社區。此外,冬日盛產的桶柑,峨眉鄉公所也將此產業,結合藝文活動規畫為「峨眉桶柑節」,成為地方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