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兩岸貨品貿易技術性諮商原本訂於今天在中國大陸北京登場,但臨時延到明天,雙方就面板、汽車、石化、工具機等四大產業降稅相關事宜進行磋商。此次諮商已兩度更改時間,台灣學者認為,台灣對兩岸後續怎麼走仍有歧異,中國也沒有急迫的誘因,「不會有太大進展」。
兩岸貨貿已進行九次談判,但是台灣希望鬆動的面板、汽車、石化和工具機項目,卻沒有進展,我方提高層級派國貿局長楊珍妮上陣諮商,但中國大陸卻多次更改時間,讓外界關切中國大陸是否「誠意不足」。
雖然我方積極希望技術性諮商能有進展,但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台灣內部對兩岸發展充滿不確定因素,對中國大陸來說,一再強調的「正常化」,解禁一千八百多項農產品、工業產品也沒有突破點,他形容現在兩岸處境就是「中國不知道我們下一步怎麼走,我們也不知道我們要幹麻」,因此就算只是技術性協商,也不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