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馬青少年義工 行堂鮮體驗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徐芷齊高雄報導 |2014.12.10
1450觀看次
字級
新加坡佛光山與沙巴禪淨中心的青少年義工,在水陸法會期間回山參與行堂服務,廣結萬人緣。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徐芷齊高雄報導】佛光山雲居樓齋堂日前來了一群年輕的行堂生力軍,新加坡佛光山與沙巴禪淨中心五十位青少年,趁著期末長假,由有燈法師帶隊,回山行堂服務大眾。

有燈法師表示,新加坡每年都有信徒回山參加水陸法會,孩子則跟著回山參與義工服務,許多青少年在新加坡很少接觸洗碗、添飯菜等家事,行堂是初體驗。

就讀高中三年級的葉特榮首次加入義工行列,個性沉穩的他被推選為青少年義工領導。他表示,很少機會參與行堂服務,和近萬人廣結善緣。

葉特榮行堂印象最深刻的是擔任侍者,負責和尚的飯菜,從擺盤要美、湯要熱、上香每個細節,以供養心服務,得到很大的法喜。許多老菩薩為了參加法會從海外回山,一定要讓他們吃飽,每個當下都是一期一會,要把最好的給人。

今年國二的鄭翰陽,在新加坡佛光山聽聞台灣佛光山的各種學習體驗,感到很有趣,利用兩個半月的假期,第一次嘗試來到台灣佛光山擔任行堂義工。他表示,行堂雖然忙,但很好玩,負責舀湯的他表示,為了避免湯、料分配不均,自己要斟酌拿捏,練習分配訣竅。

來自馬來西亞沙巴的青年賴奕彤提及,有一餐行堂,有人不小心摔了碗,讓她提高警覺,收碗筷時要小心。此外行堂服務要互相幫助,遇到困難時不要與人衝突,好好溝通。她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凡事忍耐,懂得付出收穫會更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