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一位單親家庭的小孩,媽媽國中畢業後,無一技之長,只能在路邊擔任檳榔西施,靠販售檳榔所賺得的微薄收入,撐起整個家庭。
然而對小林來說,這卻有著無法言喻的自卑與可恥。他怨恨母親讓他無法擁有一個健全與快樂的家庭,儘管他的母親有多麼疼惜他,多麼希望藉由母愛來彌補他的缺憾,他總是希望不要生長在這樣的家庭。
在長期的不平衡與龐大壓力的影響下,讓小林人格開始扭曲、變壞。一次酒後飆車下被警察攔截取締,並面臨生平第一次可能的牢獄之災,檢察官考量他的家庭背景後,讓他得以易服社會勞動的方式折抵刑期。
一日小林在執行勞動時,跌斷了左腳,在督導緊急聯絡下,他看見滿布淚痕並將他緊擁入懷的母親。在救護車上,她母親一直緊握住小林的手,並問他痛不痛、會不會害怕。
他發現母親把他看的比自己還重要,但過去卻總是一再的傷了她的心,這讓所有對母親的不滿與不諒解,瞬間轉為一陣又一陣的愧疚與自責,眼淚也就不自覺的從眼角旁流了下來。
出院後,再見到小林時,我看到的是一個全新的、充滿朝氣與希望的孩子。他對我說:「老師,過去我從不知自己擁有著幸福,只在意失去的部分並放大它,讓它成為我發洩的理由。現在我學會了感謝、感恩。我感恩自己還有最愛的媽媽,她一直關心著我,並希望我過的快樂;感謝社會勞動制度讓我能免於入監服刑。現在我要好好勞動回饋社會,以不辜負媽媽的期許,做一個有用的人。」
「愛能治癒人心,只要你能付出愛與接受愛。」是啊!母親的愛,讓小林終於學會了感恩。
而社會勞動制度對受刑人的寬容,也改變了一個本來可能坐牢,並在獄中繼續沾染惡習的孩子。
翁偉哲(台南市/法務行政人員)